闽江上的灯光舞者,魁浦大桥与鼓山大桥比肩
设计概况
|鼓山大桥光塑形,水助力,倒影完形了载体
闽江上的桥梁很多,鼓山大桥与魁浦大桥是相邻的两座。闽江从上游流过福州入海,穿城而过的闽江成为福州的自然景观。桥是闽江上的人工造境,交通是桥梁的首要功能,可是其雄伟的造型,有力度的结构,有速度感的流线,庞大的尺度,都促成其作为景观的独具魅力的展现。
|魁浦大桥大体量的桥梁,更适合单纯的照明方式
因此现在桥梁在设计策划时往往是兼顾景观性的。夜景,在城市中,桥梁必是重点,尤其在水面上跨江的桥梁。水面如镜子,镜像桥体,产生更完美的图像,在夜色中,这镜像尤为重要。当然过度的装饰照明及动态色彩是需要避免的,这会对桥梁本体意义产生损伤。
项目介绍
鼓山大桥
|主塔用光塑造力量
鼓山大桥全长米,跨江主桥米,桥面宽42米,主塔高米,独塔自锚式结构,要支撑起如此大的重量达到稳定,桩基深达米。鼓山大桥紧邻福州东部新城办公区东侧,与鼓山遥相呼应,独立的主塔构架塑造成光塔,有门户的象征意义。
|主塔与主索力量的平衡
|主索与垂索的节点做成闪光点
主塔无疑是力量的象征,用光打亮体现其挺拔感,宛如高耸的光塔,虽为结构柱,顶部也做成塔刹层叠造型,给布光增添细节创造了机会。主悬索如项链,需要如钻石般的装饰。主拉索与次悬索的交叉点做成闪光点,为了取得索与塔的体量视觉平衡,增加了向下光芒的长度。如此设计处理,塔和桥的构成更似江上的舞者,欲飞的羽翅。悬垂上部光束向下延伸,如光芒扩大了锁边翼翅的存在感,体量远方可望。
|桥体照明的梳理与江面及船只的协调
|两岸的夜色偏生活化自然态,桥塔成为主角
桥体的光做在了桥箱板下面,与水面呼应,倒影中现细节,与过往船只和岸边行人照应。桥体以体现力量之美为首要,色彩反而不需要过多渲染。
|色温随季节和场景需求调节
考虑到季节气温的变化与人的感受,色温可以变化调节,在延绵的长河中,桥与两岸的景观,建筑及行人,共筑都市的夜风景。为了更大程度上节约工程造价,主塔的投光灯、桥檐的洗墙灯和桥墩的投光灯,全部是利用原有灯具,通过调整安装位置和照射角度、重新编排程序,尽最大程度使新旧灯具的亮度和色温调整一致。
魁浦大桥
|整体做亮的桥梁在闽江上非常壮观
魁浦大桥是连接机场高速和东三环的重要通道,主桥长米,双塔斜拉索结构,桥面宽约38米,桥面距江面31米,主塔高米,门式结构如高楼,拉索如伞翼,在江上形象突出。
|塔柱上边的四个灯笼好像在发光
这种尺度的桥体,就是用光打亮也不容易,要用许多灯具。当然只需打亮桥体结构部分就是一个不错的答案,在做更多的修饰则要看景观及城市活动的需求。我们在此只是强化了桥的夜间形象,在顶部6米多高的多面体塔冠结构用竖向的洗墙勾勒出灯笼造型,仿佛悬跨于闽江的四个巨大的灯笼。
|原有照明的整理
|较冷的色温
|偏暖的金色
斜拉索采用双色温的像素点光源,组成四副动态灯水墨屏,灵动的波光,起伏的山峦,抽象的光影画和江面的倒影融为一体。主塔泛光保留原有K-K色温变化,斜拉索的点像素光源色温与之统一,没有艳丽的彩色灯光,只是通过色温的变化照样也能让魁浦大桥夜景呈现不一样的夜景。
|远望魁浦大桥,定位福州,桥体的光成为了航标灯
桥墩和桥檐采用投光的照明手法,区别于鼓山大桥洗墙的照明手法,形成了另外一种有韵律的光影。
两座桥都是改造项目,部分保留利用了原有设备,做了效果调整,使之与新增加的结合为一体。在闽江上相邻的两座桥,照明风格基本是统一的。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进入细致修补阶段,手法应回归到城市载体本身。
获奖概述
|“非凡之光”颁奖现场
|“非凡之光”颁奖现场
|“非凡之光”颁奖现场
年亚洲照明设计奖中,福州鼓山大桥夜景提升设计获得“亚洲照明设计奖-非凡之光”,并在AALD灯光之夜暨颁奖典礼上获授奖项,为鼓山大桥的壮丽再添一笔色彩。
项目名称
福州市鼓山大桥、魁浦大桥夜景提升项目
项目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
项目业主
福州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许东亮,常瑛,易胜,任飞旭,胡美静,吴灏宸,李红艳,侯秋华等
Majesticbridge
雄伟桥梁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