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闽江边三一江鱼虾美
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江水退潮,龙祥岛四面湿地和滩涂初露水面,上面草丛随风摇曳。村民刘启康头戴探照灯,正趁着月色驾驶渔船在江面穿行,至一处杂草遍布的湿地,他开始回收涨潮时布下的渔网,查看美味入网。
(夜捞流蜞?危必贵∕摄)
他所捕的美味就是流蜞,福州方言里的流蜞,又称禾虫,学名为疵吻沙蚕,分布于闽江、乌龙江流域湿地。每年农历7月中旬是流蜞的繁殖期,也是它最为肥美之时,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被渔民称为“闽侯的冬虫夏草”。刘启康伸手从水里拉出捕捞网,网上窜动着长约4、5厘米,身体扁平,周围长满触角的流蜞。闽侯人尤其喜爱流蜞的滋味,将其和蛋清拌匀后放入油锅煎成“流蜞蛋”,味道十分鲜美。若用流蜞煮汤或加上姜和酒清炖,也是难得的美味。
(闽侯的“冬虫夏草”——流蜞?危必贵∕摄)
(桌上美食——流蜞)
闽侯为八闽首邑,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横贯县境中部,在境内流长.4公里,流域面积90.6平方公里。全县15个乡镇(街道),除了洋里、大湖、廷坪和青口外,其余乡镇均滨江带河,受闽江水的润泽。
(闽江捕鱼?林岳铿∕摄)
(闽江渔家?陈宗兴∕摄)
(渔民在闽江捕捞到白刀鱼?林岳铿∕摄)
闽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地形多样,溪河纵横交错。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很适合水陆动物的生长与繁衍。闽侯县水生物资源丰富,仅鱼类就有76种,还有贝壳类的蚌、螺、蚬子,甲壳类的虾、蟹,两栖类的蛙,爬行类的龟、鳖和水生植物莲藕、荸荠等。其中,尚干单脚蛏、峡南凤尾鱼、南通银鱼、侯官河鳗并称为闽侯的“水中四珍”。
(尚干单脚蛏?林明秋∕摄)
(南通银鱼?林明秋∕摄)
临江而居的闽侯人,亲近水,也喜爱水,更热衷于各种河鲜与水产。就拿品种丰富、肉质鲜美的鱼类来说,境内就有胭脂鱼、刀鱼、鲥鱼、鲫鱼、鳜鱼、银鱼等,令人食指欲动,想要大快朵颐。蚬子,福州话称“蟟囝”,在县内水域中亦分布广泛。捞蚬子是闽侯人的一件乐事,蚬子熬汤,鲜美无比,若再配上一盘河虾、几只毛蟹,佐以田螺、河蚌、血蛤,堪称一顿河鲜大餐,那滋味令人尝后唇齿留香,愈觉回味无穷。
(扒蚬子?林明秋∕摄)
(蚬子?林明秋∕摄)
闽侯人对闽江给与的自然资源心怀感恩之情,曾给闽江在县内的各个河段,起了不少充满情怀的昵称,如闽江在鸿尾河段被称为源口江,竹岐、甘蔗河段称螺女江,上街河段称马渎江等,虽然这些别名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闽侯人对闽江的热爱溢于言表。
疏雨/文
新媒体编辑:南风 彼岸
遇见闽侯欢迎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