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湾区经济发展福建省三大湾区,实现

年福建省GDP总量.00亿元,增长7.6%。跃居全国第八,超越了我国台湾地区。这是可喜可贺的事,但是相对于周边广东、江苏、浙江等同处于全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福建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等都逊色较多,其核心就是缺乏万亿GDP和超大城市,福建省缺乏如广州、深圳、杭州、苏州、无锡、南京等万亿的城市经济增长极(见表1)。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到福建省拥有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优良的港湾,如厦门湾(包括古雷湾)、湄洲湾(孙中山先生提到的三大东方大港之一)、福州湾(江阴和罗源湾)、宁德的三都澳都是极其优良的港湾。

表1我国主要城市GDP分布(不包括我国台湾地区)

因此,大力发展福建省三大都市圈:福州闽江口都市圈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万,GDP.3亿。泉州湾都市圈,面积1.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GDP.66亿元。合并厦门和漳州的厦门湾都市圈,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约万,GDP.87亿元(见表2)。

1.福建省应该明晰农林地产权.赋予我省农民年农林地的长久使用权。一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对农地的投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我省行政村,二是发育我省农林地流转市场,促进我省农林地流转。年福建省户均经营4.22亩耕地,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51亩耕地。年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8%,户籍人口的城市化才47.78%。因此,如果能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如户均42.2亩,需要转移90%以上的农村人口,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我省福州、泉州和厦门三大湾区都市群。

2.全省户籍制度改革,农民逐渐市民化,市民国民待遇化。合并厦门和漳州,形成新厦门市。新厦门市享受副省级待遇,形成中央、福建省和厦门市合适的财税分享制度,利用厦门的在全球的市场美誉度、品牌度,全省最好的财政实力、科技市场,全力招商引资。这样到年年底福建省形成三个GDP总量超过万亿的城市,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经济的城市,三个都市圈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全力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从而形成良性竞争。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经济增长极。

鹭江两岸海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