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新意境ldquo榕城十八景
双塔联辉
乌塔白塔
白塔、乌塔耸立在市区于山、乌山之麓。两塔东西相对,构成榕城双塔之景。
白塔 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于唐天祐元年(年)建造的。传说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时塔内砌砖轴,外环木构楼阁,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层砖心木塔。每层的斗栱、云楣、栋梁、栏杆都经过精雕细刻,塔壁和门扉还绘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塔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41米。因为外面涂上白灰层,故称白塔。由塔内旋梯攀援登顶,可鸟瞰榕城景色。乌塔 全称为崇妙保圣坚牢塔,在乌山东麓,与白塔互为犄角。因塔身为花岗岩青石所砌呈乌黑色,故称乌塔。它的前身是唐朝的净光塔,建于唐贞元七年,比白塔早多年。塔旁矗立有当年刻制的无垢净光塔铭并序。净光塔废于唐乾符六年(年)。基座刻覆莲瓣,塔身第一层底部浮雕龙凤纹。
每层塔壁都有浮雕佛像,共16尊,是五代时期的作品。除第一层一面开门,七面设佛龛外,其余各层都是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第四层塔壁嵌着楷书的塔名牌,第五层有建塔的“塔记”,第七层有祈福题名碑。塔内有曲尺形的阶梯通道。塔身外有回廊,周环栏板,塔顶饰葫芦宝刹。
2舟渡台江闽江夜景闽江是福建人的母亲河,闽江两岸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从上游的南北江滨,下游的罗星塔、金刚腿、青芝山等景点和闽江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夜晚,闽江两岸一座座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一条条繁华街道霓虹闪烁,一座座跨江大桥如梦似幻,江中倒影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游船尾部搅起的阵阵波浪,和倒映在江水中的灯火交相辉映,一时间,镜头中的画面线条生动多变,流光溢彩,构成一幅幅极为美丽的图案。
闽江夜游从台江区江滨路台江第一码头出发,途经台江金外滩、南北江滨至洪山桥,折至三桥后返回。(如受潮汐影响,可临时调整线路,到马尾后返回台江码头)
3水榭戏台
三坊七巷
该故居于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经过多次重修,成为三座毗连、全坊最大的宅院。从西而东,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别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皆用穿斗式木构架。主座大院临街六扇大门,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中有天井,均铺以平整条石。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第二进明三暗五格局。每进东侧都有小门通第二座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组成,再往东,又有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
花厅的最大特色是建有水榭戏台,是福州市仅存的水榭戏台,它是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水池面积60平方米,池底涌泉,长年不涸,池内养有金鱼、鲫鱼、龟鳖等水族。建在池上的水榭戏台,坐南朝北,系单层平台;内顶上方形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
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戏台呈方形,面积30平方米。池旁石栏板,浮雕花卉;池东西两侧为假山、雪洞。戏台正对面建双层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墙头、檐下、屋脊灰塑花边纹饰等皆精工细作,造型独特,别具一格,至今保护完好。
来源:网络
(遇见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