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光泽以绿水补偿护好一湾绿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邱洪福吴越
连日来,南平市光泽县河长办牵头,并联合相关单位,正深入各乡镇对今年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光泽县地处福建西北部,闽江富屯溪上游,县域内水资源丰富,条大小溪流交织成网,大的河流16条,境内地表水总量达42.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是福建省唯一全流域水质达到国家Ⅱ类及以上标准的县。
钓鱼爱好者在寨里镇桃林村垂钓基地钓鱼。李福根摄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优质水资源是其生态“金字招牌”。如何守护好这块“金字招牌”,让一湾绿水造福光泽人民?
经过多年探索,年8月,光泽县出台了绿水维护补偿考核实施方案,至今共整合财政资金.35万元,对全县各行政村(含社区、农场)维护绿水情况进行生态补偿。实现流域全覆盖、监管全覆盖、乡村全考核,奖罚分明,厘清责任,精准分配奖励金,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源头上发动群众管水护水。
市民在城市滨水步道上锻炼。刘晓红摄
年出生的伍庆华是光泽县寨里镇浆源村的河道专管员。从年开始任职至今,五年来,他参与了村里浆源溪的治理与管护,也见证了这条河道从原来的排污口、垃圾场变成如今的河清、岸绿、鱼虾成群的生态溪。伍庆华介绍,原来河道专管员年收入大概1万元左右,又没有完善的考核方案,部分专管员并没有尽心尽责去管理河道,所以偷鱼、电鱼、非法采砂等乱象屡禁不止。同时,河道专管员各管一段,如果出现水环境污染事故,上下游乡镇、村居理不清、扯不断,“各打五十大板”体现不了反向问责,也影响了部分河道专管员的工作积极性。
守护河道健康,厘清责任是关键!实施绿水补偿后,县财政按照每个建制村5万元的基数统一预算,2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另外增加两万元。“有了专项资金,乡镇河长办在管理上有了抓手,同时通过全县设立的29个监测点位,16个自动化水质监测点,也能适时监测到全县各条河道情况,出现水质污染等事故责任归属一目了然。”寨里镇政法委员、河道办主任王仕银说,每年县财政将绿水补偿专项资金下拨到乡镇河长办,乡镇河长办根据每位专管员管理范围确定年工资总额,剩下的资金由乡镇河长办对辖区内各村进行考核再发放至各村,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按分数分档确定奖励金额度。同时,对河道专管员也实行绩效考核,先拿出工资总额的65%按季发放,剩下的35%待年终视考核结果再兑现。
有了制度,奖惩就有了标准,奖励金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里用奖励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居环境,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形成了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守护的防线。
位于光泽县寨里镇百石村的肖家坑水库,是光泽县第二饮用水源点。元喆翰摄
伍庆华说,担任河道专管员,巡河时间自己安排,每天不定时抽出1至2个小时巡河,并将巡河记录上传到“河长办APP”后,就可以下地忙农活。今年,他种了30多亩烟,获纯利7万多元,河道专管员工资一年2万多元,再加上还兼任村里的护林员,如今年收入超过10万元。“在农村能有这样的收入,我已经很满足,所以更应该尽心尽意做好巡河、护林工作,若因履职不尽责而被淘汰,收入减少不说,在村里也抬不起头。”伍庆华笑着说。
有了绿水补偿专项资金,河道专管员的工资从每年1万多元提升到2万多元。待遇提高,河道专管员也成为村民竞相争取的工作岗位,为此,各个乡镇出台河道专管员竞聘考核方案。止马镇岛石村的何俊和就是年通过笔试和面试之后才竞聘担任岛石村的河道专管员。“通过竞聘上岗,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大,河道专管员除了巡好自己管辖河道外,每周还要组织集中巡河,通过巡查、宣传等方式,较好的形成了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何俊和说。
实施“绿水维护补偿”考核机制几年来,乡村领导更加重视管河护水工作,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的关系更好协调解决,一些容易推诿扯皮的问题迎刃而解。全县流域水质进一步优化,小流域Ⅰ类水质比例位居全市第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