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闽清龙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是我国重要旳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流传千年的民俗大节,端午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庆又热闹,其隆重程度可与春节媲美。诸如佩香囊、挂蒲艾、祭祖拜神、喝雄黄酒等习俗,无不寄托着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阖家欢聚的美好愿望。
传统民俗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包括龙舟竞赛等节庆活动,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国际体育竞技项目,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美丽闽江母亲河,奔流不息向东海。我的家乡就在闽江边上。闽江自古就是梅邑儿女搏击风浪,展现体魄、意志和智慧的练兵场。我自小就爱看赛龙舟,也喜欢碧波斩浪“嘿嗬嘿嗬”扒龙船。每当遇见从外地风尘仆仆专程赶回家乡“扒龙船”者,再看着河道里激荡翻腾的浪花,听着岸上震天响的呐喊声喝彩声,不由思绪飞扬:这“扒龙船”,就像一面战旗,激励着村民的争胜信念,又好似一首歌,拨动着游子返乡参赛旳心弦。
传统龙舟昂首翘尾,长十六档,每档左右桨手各一人,共三十二位桨手。龙头旗手一人,锣手、鼓手、舵手各一人分居船身前中后,全船标配三十六人。舟身狭长,大都彩绘龙鳞,间杂以枇杷、福桔、葡萄、荷花、佛手瓜、玉如意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龙首造型各异,少数安置狮虎马豹等兽首,常见有赤龙、青龙、白龙、黑龙、朝天龙等。有些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造型惟肖惟妙。
闽江江阔水深,适合开展龙舟竞渡。沿江的梅雄、大溪、安仁溪、大箬、溪口、梅埔和城关等村,划龙舟风气最盛。这些村庄都有制造龙舟的惯例,拥有一艘或三两艘龙舟。待到农历五月节,天雨沛然,锣鼓铿锵,平时存放在“龙船厝”的龙舟如蛟龙入水,大显身手。有民谚唱曰:一童童,二童童,初三初四扒龙船。初五龙船扛上岸,初六去看满天云。“童童”通“咚咚”,福州话即鼓声之意,真实道出了端午闹节的欢愉景象。
各地划龙舟天数或五天或六天不等。初一大早,照例由村中壮汉一路敲锣打鼓抬龙舟下水。这段时间是全村人气最旺、最有凝聚力的日子。彼时,我等小学生,无论成绩优劣,无不三五成群自行放假看龙舟或“扒龙船”去。面对骤减的出勤率和空荡荡的教室,平日里尽责严肃的师长,多能网开一面不生气不计较。江边男人大都是龙舟好手,众人划龙舟、话龙舟、分享信息、口吐狂言,流露出称霸龙舟江湖的冲天自信。“抢标”“夺冠”“通港包吃”“通溪河打塌宰尽”(意即打遍闽江流域无敌手)等儿时似懂非懂的豪言壮语,而今回想起来竟如此霸气豪迈。
早期沿江村庄之间素有以舟会友,结交“兄弟船”联谊的习俗。几个“兄弟村”、几艘“兄弟船”,择一日(通常是初三或初四)天朗气清,江面相聚。一来聚集畅叙感情、切磋技艺、分享经验,二则为出战初五正赛做最后的热身演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端午“龙船饭”,丰盛美味,既具宴请“兄弟船”的待客礼数,又备为本村健儿出征的壮行意味。村里勤劳能干的大姑娘小媳妇烹饪出一桌桌溢满江鲜风味的“龙船饭”,好让健儿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加强营养,积攒体力,投入关乎荣誉的“夺标”战。
新中国成立后,龙舟运动列入群众体育项目,越发受到群众喜爱。县体委几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在赖下桥或溪口水面举办龙舟赛。除了本境队伍,近邻闽侯县的小箬、湖柄、大目埕,古田县的水口、湾口、溪岚甚至山城南平、省城福州的龙舟劲旅都前来参赛,共襄盛举。彼时,赖下桥至造船厂江面彩旗飘飘,两岸观者如潮,鞭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如果说绿茵场是桑巴民族的狂欢圣地,那么,龙舟赛就是闽清人民不折不扣的水上嘉年华。
抢标乃龙舟运动的主旋律,争胜是龙舟队员的终极目标。作为极具团体竞技特征的龙舟赛,不仅讲究气力耐力,还考验鼓手、锣手、舵手、桨手之间的默契配合。“鼓是令,艄是命”,锣声附和鼓声,锣手听令于鼓手。皮鼓置于舟身中央,鼓手好比乐队的指挥,掌控全队的桨频快慢、划水深浅度以及挥桨中的歇气、换气、冲刺节奏,又起鼓动提振军心的作用。
我县拥有安仁溪、大溪、大箬、梅雄诸多龙舟强队,其中又以安仁溪队成绩最耀眼。该村因溪流安仁溪而得名。安仁溪是闽江支流之一,也是我县北部的主要河流,流域所处地势险峭,植被繁茂,雨水充沛。溪流从源头闽侯雪峰流经山谷到安仁溪汇入闽江。安仁溪江面风平浪静,适合龙舟训练。需要加强爆发力冲刺力练习时,又可以将训练场移至闽江做高强度逆水操练。队伍中有相当比例来自本土“鼠船”好手,加上大溪村数位精壮角色,以及离乡不离祖的闽清木帆社的“浪里白条”,这样的阵容配置罕有对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仁溪两支队伍一举杀进县城龙舟赛决赛并包揽冠亚军,书写了闽清龙舟赛最为辉煌的篇章。年在福清东张水库举行的首届“三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中,东道主福清队延请安仁溪划手参赛,与冠军队伍广东顺德酣战到最后冲线,最终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舟协会、央视联合主办的中华龙舟大赛,是国内比赛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高的赛事。闽清代表队多次受邀参加赛事福州站传统组别比赛。代表队由安仁溪、大溪、大箬三个村队员组成,赛前众筹资金聘请专业教练指导,集中在水口电站库区、石潭溪大桥上下游河段进行爆发力、耐力、动作协调性等封闭式训练。与“南粤三雄”东莞麻涌、南海九江、顺德乐从以及福州浦下等劲旅激斗中,屡有上乘表现,更曾经获得中华龙舟大赛预赛第一名、决赛第六名的亮丽成绩。
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龙舟文化,传承千年。划龙舟是江边男人力量和毅力的表现,也是村庄团结争胜的体现,彰显着闽江儿女坚毅果敢、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现如今,我县不少村庄划龙舟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大溪村、安仁溪村还建成了龙舟文化公园。未来,随着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的建设,碧波万顷的库区水面将成为龙舟集训和大型赛事的新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集竞技体育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龙舟运动将迎来盛世期。
让我们齐心协力,划动船桨,向着健康中国的目标奋勇前进。(作者:刘景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