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芳林互花米草的追击者
原标题:20余载潜心研究,致力攻克世界性难题(引题)
谭芳林:互花米草的“追击者”(主题)
福州晚报记者邱泉盛赵铮艳通讯员黄海
谭芳林在闽江河口湿地开展互花米草研究。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滨海滩涂湿地保护的关键是除治全球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互花米草。
福州有位专家,潜心研究20余载,由他带领团队创新提出的互花米草除治创新技术体系取得实效,如今运用在闽江河口湿地乃至全省治理区。他就是福建省林科院总工程师、福建省林科院森林生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谭芳林。前不久,谭芳林获评年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
斩草除根创新提出“刈割旋耕法”
近日,记者见到谭芳林时,他刚从福清城头、海口、龙田三个镇的互花米草治理区调研回来,皮肤晒得黝黑。
“从事林业工作,没想到这辈子最重要的活,不是上山种树,而是下海除草。”谭芳林指了指办公室角落近2米高的植株说道。这正是谭芳林做标本研究的互花米草。
谭芳林介绍,互花米草适应性强,扩张速度快,侵占其他物种生长空间,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对芦苇、红树林等乡土植被也会造成危害。因此保护湿地环境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治理互花米草,这是世界性难题。
除治互花米草难在哪里?谭芳林介绍,互花米草虽然种子败育率高、发芽率低,但种子数量基数大。因此,互花米草通过种子扩散繁殖的能力也很强,种子成熟后,落在海水上,然后利用水流扩散,就可完成“开疆扩土”的侵略之旅。除了种子繁殖这种有性繁殖方式外,互花米草还可通过根系进行无性繁殖,如果清除不彻底,它的残根又会萌发形成新的植株,野蛮生长,成为生态杀手。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在互花米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谭芳林说,除治互花米草的关键是治理范围要广,各地同步行动,哪怕遗漏一处,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目前,除治互花米草主要有生物、化学、物理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相对来说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会少些。
谭芳林早从年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