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科学智水护河爱水幸福河湖福州行
本文转自:东南网
启动仪式现场,东南网记者林先昌摄
东南网7月27日讯(本网记者林先昌实习生黄妍莉)在长乐区的智慧水利系统大厅内,中控大屏上实时显示检测数据,这里构建智慧水利大脑及智慧应用平台,提升河湖管理一体化协同能力,能实现科学防洪防汛、控污治水的“智”水模式......这是7月25日记者跟随福州市河长办主办的“护河爱水幸福河湖福州行”媒体走基层系列活动看到的。
当天还举行了该活动启动仪式,福建省河长办副处长李巍说道,希望媒体当好联络员,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幸福河湖建设。切实当好宣传员发挥宣传和推介作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展现福州“护河爱水”的好经验、好做法。当好“监督员”,切实发挥建言和督导作用,推进河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本次活动首站走进长乐区,先后走访了“水陆空”三维立体河湖巡查体系、智慧水利平台、下芦塘河长制主题公园、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鹤上镇新览村、万沙河工程等,实地采风长乐区河湖长制工作,详细了解长乐区全力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责任体系从无到有、全面建立,河湖面貌从乱到治、持续向好,治水力量从弱到强、广泛凝聚的过程。
“数字驾驶舱”。东南网记者林先昌摄
科学“智”水模式
记者了解到,长乐区智慧水利系统(一期)以河湖治理为切入点,构建智慧水利大脑及智慧应用平台,提升河湖管理一体化协同能力,实现科学防洪防汛、控污治水的“智”水模式。智慧水利系统包括“智慧河湖系统”“数字驾驶舱”“水灾害防御”“智慧河湖系统app”四个部分,预计于八月正式投入使用。记者走访长乐区水利局,近距离感受智慧水利系统带来的便捷。
当走进智慧水利展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字驾驶舱,通过三维实景电子沙盘将水利地理信息数据、智能终端感知、动态业务数据、模拟数据融为一体,动态展示全区河湖事务、重点设施和监测预警信息变化。当记者问及驾驶舱对比传统设施的差别,工作人员介绍道:“在过去,我们对于河道治理需要人工去巡逻并收集相关信息,花费时间多,效率低,而数字驾驶舱有卫星监测的支持,通过手机即可清楚了解河道的状态。同时,数字驾驶舱还具有气候模拟的功能,可模拟各种天气、光照下的变化,提供更丰富、真实的虚拟场景。”记者现场了解到,驾驶舱还搭载水利漫游功能,通过预设路径对外展示重点水利设施、重点河段水文景观,更好宣传水利建设成果。
除此之外,“智慧河湖系统”结合智能终端感知、5G网络传输、大数据分析,助力实现我省“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八闽幸福河”治水目标,目前成功对接平台,建立起水利网格化机制,与城市网格化治理成功打通,并且与长乐区检察院、长乐区法院和长乐区纪委建立起业务协同流程,实现全方位的河湖监管执法。
在下芦塘河道采访。东南网记者林先昌摄
让河道公园的水更清,环境更美
航城街道洋屿下芦塘河道位于洋屿村村庄南面,东起沃尾山溪流,西至下洞江,河道像一条舞动的绿色飘带,总长度约米,河道宽约30米。既是村里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也是洋屿村山洪主要泄洪的区域。
据了解,整治以前,下芦塘河道是村庄的道头、沃中、沃尾片区的生活污水排水沟,污水与上游溪流合并流入下洞江,污染主要来自村庄居民生活区的生活污水,河道的水质较差,经常河水黑臭。
年,洋屿村进行整村雨污分离整治,改造村内排水沟工程。年,洋屿村启动了“幸福家园建设项目”,项目包含下芦塘周边污水管建设项目工程、新桥水闸改造工程、河道清淤工程、村植千树工程等,彻底解决了河道水体黑臭及周边生态环境的问题。年,洋屿村开展“美丽长乐大行动”、“美丽乡村”和“福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打造环河道公园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改造工程。年,为创建洋屿村下芦塘示范河道,进行环河道公园生态环境景观建设及党建主题公园建设等。年,在多年建设基础上,航城街道又启动下芦塘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
记者漫步在洋屿村的芦塘河道旁,发现河面上十分干净,河水也变得清澈,空气中弥漫着河边绿植的清香。据村干部介绍,在傍晚时分,还会有螃蟹等在河道边爬行,村民也会在附近乘凉。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航城街道还将启动下芦塘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请专业资质公司进行设计提升,努力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集河长制、党建教育、休闲健身一体的河道公园;在管制方面,将由干部带头,辅以无人机巡河,力求在交通不便的河道能够更深入了解河道问题,守住水清岸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