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福建首富,有中国巴菲特之称,小
他曾经当过搬运工也开过杂货铺,现在的他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担任三家公司董事,北京大学的名誉校长。
他还被誉为中国版的“巴菲特”,成为投资界的又一神话。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样的华丽转身,又遭受了哪些挫折。本期子牙童趣锦囊就带你认识这位福建首富—陈发树。
年陈发树出生在福建安溪县祥华乡福洋村。在陈发树的小时候,正值国家改革之际。普通人家都十分的拮据,他们家也不例外。
小学没有读完就辍学了,只能去挣钱谋生。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年龄小,他只能去做搬运工,微薄的收入让他总是饱一顿饿一顿,一顿可能就是好几天。
住的地方也大多简陋不堪,但是他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沮丧,而是化这些为动力,积极上进。年,是陈发树的转折年。
(一)转折年
一天陈发树从老家安溪县运输木材去厦门的时候,他在卸货的时候发现了“商机”—那就是木材买卖。
他从老家木材供应商那里收购木材,然后再卖到厦门的木材加工厂,与双方签订合同,做起了中间商。生意做得如鱼得水,越来越红火。
就这样,年,年仅25岁的陈发树凭借着木材生意在经济发达的厦门买了房子,这对于当时很多年轻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但是,钱这个东西,从来都不会让人感觉到多,肯定是越多越好。陈发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新房还没住热乎,就被他给抵押了。
他随后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和自己的弟弟们帮小卖铺拉货。但是这家小卖铺经营不善,没多久就关门大吉了。陈发树顺势就将店盘下,并且给它取名华都百货,从此他就做起了批发生意。
生意做得风风火火赚了不少钱。年,身家百万的他就捐资33万,打通了一条从老家安溪到厦门的隧道,造福乡里。而新华都的LOGO,也是大写的“井”字中间镶着一颗心,意为“喝水不忘挖井人”。
年,华都百货被迁移到了福州最繁华的东街口,生意更是火爆得不行,随后在各大购物中心、商场开起了分店,生意越做越大。但是,和亲近的人合伙做生意,最怕理念不合,起了争执伤了感情。
所以,陈发树在两年之后选择了出来单干,并且成立了新华都百货,新华都集团也应运而生。
(二)新华都百货工程公司
年,陈发树和好友成立了新华都百货工程公司。偶然间,他遇到了紫金矿业的总经理陈景河,并且承包了紫金矿业的开采工程。
由于开展开采工程需要了解很多细节情况,他便很全面地了解到了紫金矿业往常的开采量和财务数据。
年之后,紫金矿业响应国家号召,将公司转变为股份制。陈发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以名下的三家企业名义,入股了紫金矿业,持股高达20.19%。
当时陈发树觉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是更多的是期待。他力排众议,这次他他赌上了自己所有的身家。
年12月,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年4月,紫金矿业的A股上市。紫金矿业的市值碾压了当时其他两家巨头,一跃成为了第一,有了“中国黄金第一股”的称号。陈发树赌到宝了,他的身价也大幅度上升。
年7月31日,陈发树的新华都登陆深交所上市了。凭借着紫金矿产的股东身份和新华都董事长的身份,陈发树跻身福布斯内地富豪榜。
年,陈发树身价超多亿,更是成为了福建的首富,一时间名声大噪。
(三)投资
陈发树的成功跟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唐骏,被人们戏称“打工皇帝”。在陈发树上市新华都之前,就以高薪聘请他,这高薪达到了10亿,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
之后,唐骏帮助陈发树完成了很多的资本运作,对陈发树的商路起到了质的飞跃。在紫金矿业A股上市时,陈发树将新华都全权交予唐骏打理。
一年后,陈发树将紫金矿业的股份通过二手市场转卖出去,套现13亿。随后他将这笔巨款投资在了他的第二位挚友的公司,这位挚友就是金志国,青岛啤酒的董事长。
在年的时候,金志国从青岛啤酒离职了,陈发树让他在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担任MBA导师。再后来他为陈发树参股云南白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有人说陈发树做投资比做公司要成功的多。他的投资理念来源于巴菲特和罗杰斯。他勤学苦读,通过他们的书籍以及成功案例,他总结了自己的投资原则:民生、产业排名前三、有国资背景。
而且他本人也十分的低调谨慎,每次投资其实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研。现在说他是中国版“巴菲特”也不为过,因为他的投资几乎没有失败。
在购买云南白药股份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作为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的红塔集团,因为“烟草集团推出非烟集团投资”的政策下,将股份全部卖给了陈发树,但是红塔集团久久没有完成割让。
陈发树也进行了多次探访,但是都无疾而终,无奈下,陈发树将红塔集团告上了法庭,最后判决交易无效,红塔集团不仅全额退款,折了夫人又赔兵。
当时张艺谋的电影《秋菊打官司》正热,大家遍戏称陈发树“陈秋菊”。其实一开始他没有抱赢的希望,他觉得不论官司输赢,最后赢得还是自己,因为自己有道理。
后来,陈发树在二手交易市场买下云南白药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虽然历经挫折,但是最后还是取得了自己想要的。
虽然陈发树做事雷厉风行,但是他为人低调,在生活中和商场上完全不同,也不喜欢参加活动,更别说是媒体采访。
他被采访的次数屈指可数,并且每次聊到的都是自己投资的公司。也许开公司只是为了自己投资所建立的前提,他的志向一直都在投资界。
以至于很多人对他不了解,认为他成立了新华都却不好好经营,以至于现在呈现出保壳状态。投资的人需要沉稳和勇气。
不仅需要看到机遇,还需要看到危机。不仅要学会看人,还需要学会看形势,看政策。因为低调的为人,看什么都会比较全面,沉得住气,所以几乎从无失手。因为自己的沉稳,所以才会有那个投资界叱咤风云的自己。
虽然陈发树可能不善经营,但是他慧眼识人,他看中的人正是与他互补的人,也是商界清流。目前他是多家公司的董事,而且这些公司都在商界屹立多年,转念一想,他的经商头脑或许只是和普通人不一样而已。
了解了投资金大拿陈发树的故事,你觉得他成功的因素会是什么呢?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现在的青年们会有些浮躁,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沉稳大气是取胜的秘诀之一。
看到他的故事你会有什么反思呢?如果你总是在失败,或者也在从事着与投资相关的工作,不如看看陈发树的案例,来给自己一些启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告诉我你的看法。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