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王岩天气三问
王岩
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福建气象》主编
三问:什么是极端天气?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也称异常气候或气候异常,以下统一用极端天气简称代表)出现增多增强的趋势。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在媒体和专家口中。如果说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天气频发的大背景,那么极端天气成为天气不利影响的“背锅侠”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年之中,如果没有几场极端天气作祟,或许才是最大的“极端天气”。
问什么是极端天气呢?答所谓的极端天气就是指特定地区特定时间特定要素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气象观测事实。它在统计上属于小概率的自然现象,即某个天气或气候变量值严重偏离其平均态,高于(或低于)该变量观测值区间的上限(或下限)端附近的某一阈值,该阈值的概率通常小于2%。通俗地说,极端天气就是很罕见的天气,罕见到理论上平均50年才能遇到一次(甚至年一遇)。必须说明,不是所有的小概率天气都是极端天气。从要素类别上看,极端天气总体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从空间上看,必须是国家气象站观测到的或较大区域发生的极端,才有代表性;从时间上看,要有较长正式的气象观测历史记录,一般年月值和代表性极值罕见才属于极端天气。
比如,某乡镇新建几年的气象站观测到超过县气象站极值的降水量缺乏可比性、某山村因强降水发生洪涝,出现80岁老人见到的最高水淹水位,一般不属于气象部门定义的极端天气。
问既然极端天气属于不容易发生的事件,为什么却经常遇到呢?答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小概率是针对同一地区同一独立气象现象来说的。假设个地区5类天气事件,即使按照平均50年一遇概率,理论上,每年可能出现10起“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极端天气”。如果说极端天气属于天气自然现象,那么极端天气对人类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便是极端天气事件。由于极端天气一般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极端天气和极端天气事件经常混合起来通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