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里的冬虫夏草,长乐街头百元一斤的美食
流蜞,就是长乐方言中所称的“捞key”,学名为疵吻沙蚕,是环节动物。每年中秋时分是流蜞的繁殖季节,流蜞会半夜从泥里钻出活动,此时的流蜞已经成熟,十分肥美。流蜞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由于产量少价格高,被渔民称为“江中的冬虫夏草”。
流蜞亦叫禾虫(疵吻沙蚕):产于河边低壤之中,为自断自生的环节动物。身体扁平,须状肢,比蜈蚣体形略小,软体有红绿色条纹,随流水自稻田流动。农历八、九月最肥美。加盐、蒜即可吐出膏状物,蒸熟如蛋糊,搭配蛋加葱花煎味道甚好,含丰富的蛋白质,入口鲜甜,原滋原味,不肥不腻,为不可多得的海鲜佳品。
流蜞虽然看上去有些恶心,但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黄廷彪写诗赞流蜞:“秋风鲈绘寻常美,署月鲥鱼亦逊之。”品尝过巧制的流蜞,方知其甘美确非鲈鲶、鲥鱼可比。它可制成各种菜式:用剪刀剪碎,加少许蒜一起捣烂,拌蛋后煎炖,煎的喷香,炖的鲜滑;还可整只洗净煲黄豆、绿豆,鲜甜中伴著豆香,令人食指大动。
在长乐的饭馆里,流蜞多下油锅爆炒,放点盐,加点韭菜,制成一道菜,10米外就能闻到香味。也有人往流蜞里放点生姜、红酒一起炖,吃起来有一股天然的甜味。有木有童鞋吃过呢?
在长乐方言中,有一句还有趣的俗语:“流蜞走后晚”。这句俗语通常是形容一个人半夜三更不睡觉,走街串巷,四处游荡。“流蜞走后晚”这句话,体现了流蜞一个突出的生活习性:喜欢半夜出来活动,因此捕捞流蜞都是在深夜里。捕捞流蜞还有明显的季节性。8月前后是流蜞的繁殖期,此时的流蜞最为肥美。一到此时,总能看到乌龙江上打捞流蜞的渔火星星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