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历史文化打卡地除了三坊七巷,你去过上
有一句话: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吸引我们的,不仅有别样的山水风光,还有历史的人文积淀。而后者是我们更加感兴趣的。那些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方,往往是我们来到一个旅游目的地必去的“打卡”处。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游玩福州,必去的“打卡”处,除了声名远播耳熟能详的的“三坊七巷”,你去过“上下杭”和“烟台山”吗?
三坊七巷——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毫无争议,三坊七巷是这座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到了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城池,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创业和建设家园。这里逐渐成为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民的街区。这就是今天的三坊七巷街区,从三坊七巷的名称上就能感受到它的士大夫文化气息。
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近现代名人辈出,是出将入相的所在,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出。
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雨中夜游三坊七巷,更增添几多浪漫神秘上下杭——福州版“清明上河图”
与“三坊七巷”相比,上下杭对外的知名度就要小多了。早上打车前往福建省博物馆,路上与司机聊天,司机介绍,除了三坊七巷,还有一个叫上下杭的地方值得一去,随后上网一查,果然不错。参观完博物馆后即按图索骥,几经打问,终于找到了上下杭。
上下杭位于福州台江区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一带,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商贾云集,“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古时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鼎盛之时,这里汇集了14个商会、多家商行、多种商品,演绎着福州版“清明上河图”。这里一直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从年开始,福州对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开始进行保护修复工程。现在已经部分完工并对外开放。其余部分正在加紧建设,几年后的上下杭,将会以重现历史特色风采,成为福州的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为31.83公顷。界区内各级文保单位14处,
三捷河两岸商铺酒肆鳞次栉比
三通桥,建于清嘉靖年间
供奉南宋抗元名臣陈文龙的尚书庙
张真君祖殿始建年代未详,现建筑为清代。
河畔茶楼
游客流连上下杭
古香古色的环境是年轻人拍摄婚纱照的天然影棚。
汉服倚栏,享受慵懒时光。烟台山——福州人文历史的开放文化
边游览边发微头条,有关三坊七巷和上下杭的内容以来网友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