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干流复航记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武夷2号”货船驶向闽江下游,踏上“通江达海”之旅
“呜——呜——”12月18日10时58分,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响起,“武夷2号”新能源船舶驶离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码头。
这艘满载着南平企业生产的竹制品、石英砂等货物的吨级货船,沿闽江顺流而下至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货物将换乘海船通过内外贸航线再运往国内沿海城市及东南亚等地。
扬帆向东,通江达海。闽江干流正式复航,标志着我省集装箱江海联运序幕的拉开。闽江上游数百万人民的期盼,今朝梦圆。
闽江航运兴衰之变
南平至福州的闽江,自古就是山海相连、交易繁忙的“黄金通道”。
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人入闽,至闽江上游,再顺流而下,到达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自此闽江航运出现。
到唐宋时期,南平就已是“舟车辐辏、物阜人彩、省门以北、无以为比”的内陆港埠。在17世纪,武夷山茶叶更是顺着崇阳溪,经建溪、闽江抵达马尾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年过花甲的林增瓯是闽江上的老船长,40多年来他驾驶着船只风里来、雨里去,对这条“黄金水道”的兴衰颇有感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江上大小船只络绎不绝。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航运越发衰落,江上船只屈指可数,尤其是到福州的船几乎看不到了。”
18日,林增瓯驾驶南平海事部门的“闽海巡”艇,执行“武夷2号”的护航任务,看着眼前满载集装箱的货船,他欣慰地笑了,“闽江干流复航,是我们多年的期盼,这些年我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