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买出国际范
在福州,“买”出国际范——
市政协“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题协商会议侧记
从全球看,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助于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链接和新型平台;
从全国看,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从自身看,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坚持“”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内在要求。
13日上午,带着颇具视野与格局的“三个看”,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题协商会议召开。当天,市政协课题承办单位、市政协常委、委员代表、专家学者、网友代表或身在现场,或视频连线,齐谋良策,共商良方。
围绕中心大局领题
建议案提出6大方面26点建议
今年5月,福州市正式印发《福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到年建成辐射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到年成为辐射“海丝”沿线国家的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目标。
具体而言,将主要从大力提升城市消费载体能级、加快建设数字消费标杆城市、着力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聚集、全面推动入境消费体验升级、加快促进消费保障机制优化等方面,提升福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值得一提的是,“闽江之心”将力争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地标。
市委中心锚定,政协号角吹响。市政协第一时间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纳入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议题,邀请多部门开展联合专题调研。一方面“实地看”,课题组先后赴鼓楼、连江、福清、闽侯等地调研,分两路赴广州、南宁、成都、武汉学习考察;另一方面“扎实议”,累计召开18场座谈会并联合福州新闻网启动网络议政活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形成涵盖6大方面26小点的建议案。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福州拥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五大难题。”市政协调研室主任陈小刚说,包括商圈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特色商贸不够突出、消费业态不够丰富、经济外向度不高、消费激励政策不够等。
对此,建议案开出“加强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围绕提质扩容,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商圈”“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实施特色消费产业倍增计划”“立足消费引领,进一步抓好新领域消费融合工程”“搭建开放平台,进一步提升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壮大创建工作合力”等6副“药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是新时代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抓手。”市政协主要领导表示,要以常委会召开为契机,把市委对政协的“命题作文”写好,拿出真本领、真功夫,服务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广纳众策众智破题
线上线下议政,累计浏览量达万次
“推动‘数字应用第一城’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协同发展。”
“深入开发沉浸式体验,文化的自信与流量更吸引国内外的消费者。”
……
政协委员、各路专家、市民群众,关于“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探讨从调研一线延伸到会议现场,从专业领域拓展到大众话题,从初春持续到入秋。常委会当天,市政协邀请到13位不同界别委员和嘉宾,代表不同群体或现场或通过视频连线,提出真知灼见。据统计,福州新闻网启动该话题网络议政活动后,累计浏览量达万次,留言意见条。
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为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大环境。数据显示,年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顺利进入全国前20强城市,并成为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大城市。此外,福州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中的功能定位不断强化,被赋予“多区叠加”、国家级都市圈、强省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
“以‘闽江之心’为例,通过铺排公益和商业活动,实现高峰期日均游客4万余人,月均客流超30万人次,线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