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大学发展思路,保冲建,哪一
“保、冲、建”,福建省的大学就这么发展!结合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省内大学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把福建省内的大学划分为三类,分别对应“头部保”、“中间冲”、“再新建”这三种发展思路。
一、头部保
文件中明确提到“提到支持厦门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福州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是结合这两所大学近些年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保住自己的地位。
福建的邻省有广东、浙江、江西和台湾。台湾暂且搁置不说,拿福建与其他三个邻省的高等教育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与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相比,同层次的厦门大学近几年在不少省份遭遇了本科招生分数下跌,略显尴尬。
与宁波大学(28亿)、浙江工业大学(36亿)、南昌大学(28亿)、华南师范大学(25亿)等省属高校相比,福州大学(16亿)的经费预算不占优势,发展速度也不够快。为今之计,夯实基础,稳定发展,保住自己的位置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二、中间冲
文件中明确提到“支持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几所高校是福建省高等院校中“腰部中坚力量”,咱们一所一所来说。
华侨大学与广东的暨南大学一样,都是统战部下属的高校,两所大学也都致力于异地办学。暨南大学在广深珠三地有五个校区,办学比较成功,华侨大学在泉州和厦门两地办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最好的一个学科获评B,曾经与泉州当地的关系不佳,目前似乎缓和了不少。整体上看,入选双一流的可能性较低。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所有省属四非师范大学中,学科评估结果最优秀的,拿到了三个A-,也是招收公费师范生比较早的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评选的呼声比较高。
福建农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四个学科拿到B+,在所有四非农林大学中,学科评估结果仅略差于华南农业大学,比山东农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要好,有一定概率入选第二轮双一流。
三、再新建
文件中还提到“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来闽合作办学,创办特色学院、分校或研究院,力争增列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谋划建设1~2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有条件的本科高校更名为大学。支持增设医学、工科、海洋等急需紧缺科类本科高校。稳步推进独立学院转设”。
由此可以看出,新建院校可以分为把现在没有完成的院校建好、把符合条件的学院建设成为大学、把独立学院转设成为独立办学的高校,以及建设新的高等院校这四种。此前已经有意向开始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院校,有位于莆田的妈祖医学院、兰州大学莆田校区,位于福州的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位于泉州的福建乌克兰艺术大学。客观说,妈祖医学院和福建乌克兰艺术大学规模非常小,兰州大学莆田校区在限制异地办学禁令之下陷入停滞状态,天津大学国际校区很难进行国内统招本科录取。
福建省内有更名意向的院校有四所,分别是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和闽江学院。由于教育部目前对院校更名工作排得比较靠后,所以短时间之内,它们都难以更名成功。
目前,福建省有五所独立学院,分别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年这几家独立学院的转设曾经引发了热烈讨论,但在江苏、浙江独立学院转设受阻之后,福建的转设工作,似乎也陷入了停滞。
我个人认为,曹德旺捐资修建的公办院校——福耀科技大学,是福建省内非常值得期待的一所大学。如果仿照山东省把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并入大学的举措,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并,没准能让学校更上一层楼。对福建省内的大学建设,你怎么看?你认为哪一所大学将有机会大幅度进步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