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大力推动数字福州发

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思想孕育发端于福建,最早探索于福州。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近年来,福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融入“数字中国”“数字福建”建设实践,大力推动“数字福州”发展,有力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市民生活发生了深层次变革。

“数字福州”,正迸发澎湃动力,带来全新气象,展现广阔前景。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面对百舸争流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近年来,福州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数字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统计显示,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达亿元,增速在20%以上,GDP占比超40%。

在高新区的旗山脚下,鲲鹏产业即将“展翅高飞”。携手华为,海峡星云鲲鹏服务器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将于5月实现量产,年实现年生产量10万台,可满足我省对国产信创服务器、PC整机的国产化替代需求,这是福州市与华为携手打造鲲鹏产业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

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福建日报/摄)

在长乐的东湖之畔,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乘“云”而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国字号”平台进驻,三大运营商、奇虎、贝瑞和康、比特大陆等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入驻。截至年底,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吸引家企业注册(入驻),注册总资本约亿元。

中国(福州)物联网创新发展中心启用仪式(福建日报/摄)

在马尾的闽江之畔,物联网产业基地云端“驾物”,目前已建成物联网创新发展中心、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三大物联网平台,家物联网企业汇聚于此,联手推进物联网的标准制定、产品研发、技术应用等。

在鼓楼的五凤山麓,福州软件园“软硬兼施”,栋现代楼宇拔地而起“筑巢引凤”,拥有家软件相关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超千亿元。

有了数字的“赋能”,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同样精彩。

“千人纱,万人布”,这是人们对传统纺织行业的印象。但在长乐恒申合纤科技的生产车间,你却鲜少见到纺织工人的身影。“传统纺织企业年产20万吨锦纶,至少要名工人,而在恒申,不超过人。”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恒申生产车间智能化后,大部分装置由智能化设备操控,人力得到释放,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此外,恒申还安装了一个“数字大脑”,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智能挖掘,让生产更加高效智能。

在福州,还有很多像恒申一样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的传统企业。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的物联网追溯体系,可对基地种植、车间生产和终端销售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手机APP客户端可视化查询;福耀玻璃推进“人工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优化”项目,入选了省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东南汽车的信息化系统覆盖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企业所有的业务场景……

“以‘数字福州’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今年将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亿元。”市大数据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青雅说,将继续升级数字新基建,加快推进数据开发利用,做大做强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等五大数字基地,加速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平台效应,深化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合作,引进好项目、大项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福州集聚,让福州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城市更聪明生活更美好

数字应用遍地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如何让城市更聪明一些?在福州,“遍地开花”的数字应用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建设管理,让有福之州充满智慧元素。

去年9月,随着全国首个自主开放城市大脑在福州启动建设,福州市瞄准打造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的目标,随之开启百余项数字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智慧停车、医院服务平台、人脸识别、地铁刷脸通行、城市大数据平台、可信数字身份应用、城市体检信息平台等一批场景相继投入使用。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向城市管理全过程、多领域延伸,福州的“城市大脑”在不断“扩容”,福州的城市治理能力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大步迈进。

打开福州的数字城管系统,你能看到一张覆盖全市所有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项目的“电子地图”。“城市管理的大小‘病症’,只要上报给这位‘城市管家’,它就能在第一时间将问题批转给责任单位,并督促解决,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面对疫情“大考”,数字“大显身手”。5天就研发上线的“福州新冠肺炎动态监测分析平台”,用数字技术织起高效精准的“防护网”,有力支撑了疫情态势研判、疫情人员排查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同时,各种“云签约”“云课堂”等接连“上马”,为榕城的生产生活开启了全新的线上模式。

有了数字的“加持”,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环境保护等城市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只要轻点鼠标,各水系要素情况一览无余。通过运用窄带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工作人员可以对城区的上千个库、湖、池、河、闸、站实现一体化在线监测、实时分析和远程调控,大大提高了城市水系的调度效率。

有了超级“大脑”——交通大数据平台,全市交通编织成了一张智慧大网。工作人员只要点开屏幕,就能精确掌握道路拥堵成因和突发事件情况,实现点对点快速处置堵点。

“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把事情办好了,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是不少福州人现在办事的感觉。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今的福州,足不出户线上办、随时随地掌上办、在家门口就近办已经成为新常态,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去年福州市到现场办事人数较年下降36%。

近年来,“一趟不用跑”持续引领福州电子政务服务全面升级。窗口排队情况实时查看;线上取号后到现场直接办理事项;手机填写材料完成预申报环节……今年1月,“福州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