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的福建福州,福气洋溢甲山秀

福州,别称榕城、三山、东越,位于福建东部,因为境内有一座福山而得名“福州”。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有榕城、温泉城之雅称,还有“江南胜地”之美誉。福州人文鼎盛,从唐代到清代,福州曾培养出成百上千位进士。这里也是许多的文化名人的故乡,涌现出了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冰心、林徽因等古代高官和社会名流,因此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年的福州,让我们通过这组老照片,一起去看看百年前的这座被誉为“有福之州”的城市的样子。

年的福州城鸟瞰,整个城市围绕在于山周边,房屋鳞次栉比,千门万户,古色古香,充满了古城特有的宁静安详的风韵。于山位于福州城东南隅,又称九仙山、九日山,相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

年的福州镇海楼,镇海楼地处福州屏山之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年),初为福州各城门楼的样楼,后定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五百多年来,镇海楼一直为福州海防的瞭望前哨,“南可以镇海,北可以防陆”,在古代福州府城的防卫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年的福州,码头停泊的船只。福州造船业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闽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擅长制舟驾舟”。在三国时期,福州就有东吴设的造船厂。到了明朝时期,造船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福州最有名的船是“福船”。

年的福州的万寿桥,桥边泊满了挤挤挨挨的小船。万寿桥横跨闽江之上,是世界跨越最大江河的古桥。福州本地人俗称其为“大桥”。

年的福州涌泉寺,涌泉寺建在海拔四百五十五米的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涌泉寺始建于唐德宗建中四年(年),规模宏大,雄伟壮丽,为闽刹之冠。

年的福州白塔寺,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创建于唐天祐二年(年),白塔寺殿堂雄伟,环境清雅,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寺分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雨堂三大殿。傍晚时分,登上白塔寺内的定光塔塔顶,俯瞰福州城,可欣赏到夕照白塔的美丽景观。

年的福州,一座江中小岛上的亭台楼阁。江面上水雾氤氲,小舟游弋,岛上的古建筑飞檐画栋,美轮美奂,颇有海上仙岛的意境。

年,远眺闽江上的万寿桥。万寿桥呈南北走向,北起楞严洲,南到中洲,长一百七十丈有奇,一千年来,万寿桥始终是连通台江和仓山的重要过江通道,是福州的一个地标建筑。

年的福州郊外,一对正驾着黄牛犁田的父子。那个年代的农人,虽然一年到头辛苦耕耘,但是依然衣衫褴褛,勉强温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8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