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新洪塘大桥元旦零时通车

年1月1日0时

注定将写入新洪塘大桥建设的历史!

记者昨日从市交建集团获悉,新洪塘大桥下游三分之一桥幅,元旦起率先通车。现有过江的车辆、行人将由老桥改至新桥通行,“服役”28年的老洪塘大桥将完成历史使命后将被拆除。

新洪塘大桥是洪山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工程(即“两洪桥”项目)的一部分,该桥创新采用整体结构“分三幅施工一次串联”的边施工、边通车“保通”建设方案,此举在国内尚属首例。“两洪桥”项目计划年全面建成通车,届时从杨桥路老福大北门至上街将实现全线无红绿灯,从福州西大门进出城将一路畅通。

提前三个月交通转换,新桥将“接棒”老桥

昨日,记者来到洪塘大桥项目工地,只见在老洪塘大桥左右两侧即乌龙江上、下游各有一座新桥,三座桥梁并行横跨乌龙江。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划标线、设置护栏等通车前的最后准备。

“上、下游桥梁都属于新建的洪塘大桥,各三分之一幅,1月1日凌晨0时,老桥交通将转换至下游侧新桥,比原计划提前三个月。”市交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游侧新桥将作为拆除老桥的施工场地及施工便道,暂不开放。

本次开放的新桥设双向两车道(2×4.5米),限速30公里/小时,按设计要求,新桥仍维持原机非混行及限高限载通行模式。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两洪桥”项目建设,今年“五一”期间,省市领导深入新洪塘大桥工地,看望一线建设者。市交建集团及各参建单位以此为契机,掀起劳动竞赛攻坚,多名建设者加班加点,日夜施工,提前三个月完成阶段性目标。

边施工、边通车,桥面“串葫芦”国内首创

洪塘大桥分三幅建设,边施工、边通车

“两洪桥”项目起于鼓楼区洪山桥与杨桥西路、洪甘路的交叉口处,经洪山桥、妙峰山隧道、洪塘大桥,终点位于洪塘大桥西桥头附近,与国宾大道衔接,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道路宽47.5米,路线总长4.公里。

按原设计,洪山桥、妙峰山隧道、洪塘大桥需先拆老桥隧、再建新桥隧,施工期间,要中断闽江、乌龙江、妙峰路交通,越江交通通过金山大桥、橘园洲大桥、淮安大桥绕行,市民出行不便。为此,市委、市政府要求“两洪桥项目须边施工、边通车,治堵不添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交建集团牵头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边施工、边通车的“保通”建设方案,其中新洪塘大桥的“保通”建设方案最为新颖,该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年上、下游各三分之一桥幅同步开建,此次下游桥启用后,将开展老桥拆除、中间三分之一幅桥的建设等工作,最后用预应力钢绞线将三幅桥串联在一起形成整体,按该负责人的说法就是“极像‘串葫芦’一样,将三幅新桥‘串’起来,构成新洪塘大桥。”

“服役”28年,老洪塘桥将谢幕

年1月17日,老洪塘大桥建成通车,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场剪彩。自此,福州连接闽侯、闽清、永泰乃至三明、南平的西向通道被打通,结束了两岸通过轮渡往来的历史,并将国道线和线在闽侯境内连接贯通,具有跨时代意义。

老洪塘桥总长1.公里,主孔为60++60米的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式桁架T构,综合了斜拉、桁架和T型刚构桥的优点,具有结构轻盈、自重轻、跨越能力大、造型美观、技术先进等特点;31个边孔为4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逐孔节段无粘结拼装,为当时中国桥梁史上首次采用的新技术。

在没有橘园洲大桥、浦上大桥之前,洪塘大桥一直独自承担着连接福州西向乌龙江两岸交通的重任,直至目前,老洪塘大桥仍是闽侯县上街镇及福州大学城进入福州市区的交通大动脉。

“之后,老洪塘大桥将整体拆除、完成谢幕,新洪塘大桥将在老桥让出的空间里继续转型升华,为建设最美福州积蓄力量。”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洪塘大桥预计年全面通车,其双向八车道的通行空间将大大缓解大学城来往福州市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

年“两洪桥”建成后

老福大至上街全线无红绿灯

杨桥路老福大北门至闽侯上街全线无红绿灯

为了让市民出行更加顺畅,年,市交建集团组织多方论证,对“两洪桥”项目改扩建工程的杨洪路口、闽上路口、妙峰山隧道、洪塘大桥三环互通等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年,项目建成通车后,从杨桥路老福大北门途经新洪山桥、洪塘大桥至上街,将实现全程无红绿灯通行。

昨日,记者采访市交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解密“两洪桥”项目背后诸多走心的“亮点”。

亮点一

杨桥西路-洪甘路-洪山桥交叉口

立交2层变4层,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红绿灯通行

该路口原设计为地下、地面的2层立交,地面设红绿灯。按此方案,须大面积占地开挖建设,将使通行能力严重降低。

洪山桥杨桥路口原2层设计方案

为了建设期间基本保持现有通行能力,并让这个“老牌堵点”彻底告别拥堵,市交建集团优化方案,将2层立交变更成4层,其中:地下一层人非通道,地下二层、地面一层及二层为不同方向的车行道,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互不交叉,实现无红绿灯通行。

变更后的新方案:4层立交,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为切实保障现有路口通行能力,该立交工程分40个区块施工,适时进行18期交通导改配合完成,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及建设工期,但实现了“治堵不添堵”。

亮点二

闽江大道-上下店路路口

调整地铁5号线下穿方案,不拆上下店互通,节省0.7亿元

按原设计,地铁5号线双洞从该路口既有上下店路匝道桥中间穿越,但因两桥间距不满足穿越安全距离要求,须封闭交通和拆除两座匝道桥、地下通道,新建闽江大道-上下店路旧地下通道及上下店路左右侧桥梁。

市交建集团组织认真研究论证后,向市地铁集团提出局部调整地铁5号线下穿方案,将其中一个隧洞移至既有匝道桥外侧。这样一来,就不需拆除既有匝道桥、地下通道,只需扩建,节省造价约0.7亿元。

亮点三

妙峰山隧道

落实生态环保理念,向大山要空间,留住“青山绿水”

妙峰山隧道改造是福州解堵项目重要的一环

新妙峰山隧道原设计为左右幅分离布置,采用大开挖施工方案,边坡高度达60余米,占地范围大,对生态破坏严重。市交建集团经多次优化后采取新建左幅隧道、扩建右幅既有隧道的建设方案,尽可能保留原生态植被,落实“青山绿水”的环保理念。

亮点四

洪塘大桥三环互通

增加“掉头”匝道、人行天桥,完善立交互通功能

老洪塘大桥三环互通,交通转换能力低,周边市民出行十分不便。市交建集团结合市民呼声优化设计,增设4条车行匝道、2座横跨三环路人行天桥,真正形成全互通立交。项目建成后,市民可从淮安大桥、妙峰路、橘园洲大桥方向行驶至三环互通经“掉头”匝道返回,实现洪塘大桥与任意方向道路的无缝顺接。

亮点五

最宽桥梁慢行系统

“4+3”为福州建桥史首例,方便行人、非机动车通行

“两洪桥”标准宽度均约47.5米,不仅桥宽少有,它还是全市第一座具备“4+3”(即:非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3米)慢行系统的桥梁。此外,还在杨桥西路中段、农林大学南门分别设置了1座横跨主干道人行天桥,在洪山桥两端、洪塘大桥仓山侧各设置2座连接桥面连接周边休闲路的梯道桥。

亮点六

采用高新技术

减少病害,降低后期养护工作量及费用

“在钢箱梁面板与沥青路面之间铺设超高韧性混凝土,这在桥梁建设中也是不常见的。”该负责人介绍,在钢箱梁面板上直接铺设沥青路面,易出现钢结构和沥青路面变形不一致情况,发生路面推移等病害,后期养护工作量大。洪塘大桥项目将超高韧性混凝土用在钢箱梁面板与沥青路面之间,起到协调变形过渡作用,可大幅降低运营养护工作量及费用。洪塘大桥使用的超高韧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号,比常规桥面混凝土强度高一倍以上。此外,洪塘大桥建设还采用了耐侯钢、结构变形远程监控等高新技术。

亮点七

向天、向地、向技术要空间

优化工程方案,少拆迁平方米,节省1.15亿元

“两洪桥”项目地处核心城区,建设用地有限。为确保项目建成一条市民出行通畅的大道,市交建集团变平面思维为立体思维,向地下、向天空、向技术要空间:将洪山桥鼓楼桥头人行通道下地,利用桥下空间构建一个完善的慢行系统;妙峰路向山坡要空间,巧妙利用桥下空地修建省公路二公司宿舍新进出通道;新洪塘大桥使用旧桥轴线扩建,压缩两侧占地。工程实施过程中减少洪山社区、神蜂科技公司、金桥花园别墅区等部位建筑物拆迁约余平方米,节省造价约1.15亿元。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