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庆祝教师节暨教育强市推进大会代表发言

编者按

三尺讲台育桃李,金秋九月结硕果。9日,福州召开庆祝教师节暨教育强市推进大会,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天明、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秋斌、福州一中校长蔡辉森、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廖素娟、市教院二附小教师方晓敏、连江透堡中学教师庄珍钦等代表联系工作实际,就教育强市工作作典型发言。他们分享的实践成果,为推进建设教育强市提供了有益借鉴。现将他们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双一流”建设高校代表: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天明

福州大学作为省属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以福州城市命名的大学,与福州市休戚与共、命运相关。多年来,福州大学创新引才聚才模式,为学校和福州的发展汇聚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级人才66人、省级人才人。每年吸引1万多名全国优秀生源来福州大学学习,毕业生留闽工作率达70%,其中留在福州的毕业生达35%。学校聚焦福州产业需求,学科专业设置对福州市主要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全覆盖,主动融入东南科学城建设,引领福州“一流大学城”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对福州市产业发展、技术引领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近5年来,福州大学承接福州市科技服务社会项目项,占全校的51.4%。目前,福州大学进一步加大与福州市教育的合作力度,与闽江学院、闽江师专结对共建,与闽侯县政府合作共建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共同努力提高福州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质量。

当前,福州市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推进教育强市,这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支撑,特别是在“产业跟着人才走”的知识经济时代,更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支撑。福州大学十分愿意融入福州教育大格局,与福州市携手推进教育强市,立足福州、扎根八闽,培养出更多服务福州市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一年来,宝金书记4次到福州大学调研指导,对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关心,全校师生深受感动鼓舞。我坚信,有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福州市各级领导、全体教育同仁的关心帮助,福州大学一定能早日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州大学的殷切期望,使福州大学成为福州市一张闪亮的名片,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教育强市作出福州大学人才与科技的贡献。

面向市场注重质量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特色应用型大学代表: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

今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25年重返闽大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校进一步明确坚持四个“不动摇”: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这一理念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动摇,坚持应用技术型这一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适应社会需要这一办学特色不动摇。

学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大发展路径:一是围绕新福州和新福建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应用、特别能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以强应用、上水平、创特色、高质量为导向,尽快形成比较优势,真正做到优在应用、强在水平、赢在特色;三是全力打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立足福州、与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应用型大学,进而扩大服务面、提升在全省和全国的位次。

要实现办学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一要正确看待教师,我们将竭尽全力全方位引才,精准引才,不拘一格降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二要严格要求教师,我们将高标准、严要求,使广大教师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和大先生。三要切实优待教师,从条件配备、生活配套、政策激励等方面关心关爱教师,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四要完善评价体系,针对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完善教师“引、用、育、留”全过程评价标准和机制,以育人实绩破“五唯”,打造一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学科研型队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我们将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既为福州培养更多优秀应用型人才,也为福州引进和汇聚更多优秀高层次人才。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勇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排头兵

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代表: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秋斌

职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福州建设教育强市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高等教育,当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就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和历史担当。

近年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勇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排头兵。目前,学校七大专业群已对接福州七个产业链,特别是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专业集群,对应“数字福州”产业集群,专业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度%,与福建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匹配度%,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其中80%以上留在福州就业。学校与29个政府相关部门、50多家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成立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与百度、微软、阿里等知名企业共育人才,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全国品牌。

展望未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一是做好文化传承,弘扬船政精神、传承船政学脉、发展船政文化,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二是努力构建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把握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的政策窗口,力争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三是引入优质职教资源,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加强与同济大学和德国33所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交流合作,共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跨企业培训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培养福州市急需紧缺人才。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育人规模条件,努力补齐短板,全力打造“福州职业教育”新模式,唱响福州职教声音,为福州教育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精致管理核心理念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优秀校长代表:福州一中校长蔡辉森

近年来,福州一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坚持精致管理的核心理念,以昂扬的斗志和满腔的热情,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精耕细作强管理。我们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发挥各环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细抓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