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侯最美5大古村落,八闽首邑秀丽风光

福建,福州,闽侯。

素称“八闽首邑”,位于闽江下游,呈月牙形拱卫福州。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自两千多年闽越王无诸起至今多年间,县境历来为王都、省、郡、路、州、府驻地,也是福建政区建置史上第一个县,故被称为“八闽首邑”。

这里自古水土肥沃、人文璀璨,至今保留着许多美好古朴的村落。一起来看看闽侯最美5大古村落,你知道和去过几个?

1徐家村古村落

徐家村古村落,位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甘洪路以南片区,建筑年代横跨明清至民国时期,是徐家村内传统建筑最丰富、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徐家村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古时,本地荆花烂漫,故得美名“荆山”。

徐家村古村落如今打造了全新的古村落风貌区,已有修缮的古厝16栋,修缮面积约平方米,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有不可以移动文物点三落排和十三厝,是极具闽侯特色的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雕梁画栋、恢弘大气,极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2侯官古村落

一个千年历史的村落,唐代年间是县治所在地。侯官村的前身是唐“候官县治”。“候官”者系汉时官名,汉建安初以官名作地名,设立了“东候官”县,简称“候官”。

唐武德六年置候官县于今侯官村,历年,至唐贞元五年因水患严重,遂将县治迁今福州道山路。清时始改县名为“侯官”。虽然“候官”变成“侯官”,但读音仍然“循旧音”,“学界以‘七代不变半毫音,千年只少一笔划’来赞誉此事。侯官千年延续不断的地名,也属一个传奇。

如今这个地处闽江西岸的村落,依旧风韵犹存,当地的城隍庙、镇国宝塔、龙台石塔、巨型古樟等,守候这块宝地千年。值得寻访。

千年古迹镇国宝塔,至今依然恢宏大气。始建于唐武德年间,重建于五代闽国时期。旧时侯官常因闽江洪水为患,洪涝灾害严重。建县之初,县令听游方僧人之言,在此建塔以镇水妖。

侯官城隍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距今多年。庙正门门额上镶嵌有一块唐代青石门额横匾,刻“唐城隍庙古迹”六字。整体建筑面积约有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奇峻,布局十分严谨。

此外,村里还保留着不少典型的民国中西合璧建筑,侯官崇园,吴氏大厝等,都值得寻访。

3塘里古村落

闽侯县廷坪乡深山里的塘里古村落。该村是廷坪乡仅存的一处有少数民族(畲族)特色的古村落,村居依山而建,临水而设,古朴精致。村中的老建筑得以保存至今,维持原貌。

塘里村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还吸引各类教育机构来此开展写生、摄影等夏令营活动。游客在村里的溪流里玩水。 

4厚美村古村落

厚美村地处闽江南岸的福州大学城,东临闽江。厚美村文化底蕴深厚,自古读书之风盛行,立有私塾环翠楼,曾留下福州历史人物陈若霖、林则徐、张元奇等人的足迹,张大本家族更是“一门五举人”,兴盛一时,传为佳话。

厚美村至今仍保留有大本厝、三厝里、环翠楼、淑显故居等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电视剧《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南少林》;电影《少年侯德榜》、《少年林祥谦》等拍摄时在此取过景。

大本厝最为值得寻访。该古建筑是张大本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年),总面积有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成后,他的五个儿子先后中文举和武举,一门五举人,兴盛一时,传为佳话。

5南洋村古村落

地处闽侯县竹岐乡深山中,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入选福建省第三批传统文化村落。

南洋村是一个四面环山、地处山间盆地的明清古村。历史悠久的上下佛塔、百年观音阁,连接古驿道的县不可移动文物点溪边桥,散落村间的许氏祖厝、阮氏宗祠、林氏祖厝等明清古建筑……每个建筑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记忆。

走进村落,两棵千年古榕树与两棵百年银杏相互呼应,守护着这个美好宁静的村落。当地曾经出过举人的阮氏祠堂,现被改建为村级家风家训馆,用祖辈的淳朴家风带动乡风文明的发展。

趣订生活X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7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