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一座清末古桥,已过百年,依旧为人们
一座古桥驾于碧波之上,一段时光流转于闹市之中。中国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凭借着石构平梁,两墩三孔,以及各式各样的巧妙构造,让中国的桥梁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福州有一座清末古桥,百年已过,依旧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接下来随小编,一睹这座清末古桥——白马桥。
石构平梁,两墩三孔,这是白马桥的模样;人来人往,打卡拍照,这是白马桥的热闹;树影婆娑,清风徐来,这是白马桥的风景。
踏上东西走向的白马桥,是连接上、下杭街与义洲的重要通道,清代同治年间,白马桥是由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商人往来贸易的集散地。石头构建的平梁桥,是当时大多数桥梁的选择,原为三墩四孔,跨度不等,后因城市建设、填河造地,现只保留二墩三孔;桥墩用条石叠砌,上架巨石为梁;桥面以条石横铺,两旁设石望柱、石栏杆。
桥全长七十一米,宽三米,东、西引桥各十二米。年,白马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过境迁,如今建白马路,白马桥东面的居民区悉数拆迁,而在白马桥的南端新建一座通往河下街的桥梁。这座桥梁便成为双杭街道与义洲间的唯一交通要道。
自古桥与河便不分家,白马河与白马桥便因此结缘。白马河曾是福州的护城河,源起于福州西湖,沿途流过福州老城区西部,于台江区西部流入闽江。关于这白马河与白马桥,还有两个来自民间传说,不知是古人的编造,还是真有其事。
这第一种说法便是:闽王王审知的别号是白马三郎,当年他站在白马桥上看白马河流向闽江,波涛汹涌,似万马奔腾,因此他站的桥叫白马桥,桥下的河叫白马河。
这第二种说法便是:汉闽越王郢的儿子也叫白马三郎,喜欢骑白马、射箭。一次,蛟龙兴风作浪,祸害百姓,白马三郎与蛟龙搏斗,一起死了。后人在鳝溪建了白马王庙纪念白马三郎。白马三郎生前经常站在桥上看白马河奔腾流向闽江,所以他站的桥就叫白马桥,桥下的河就叫白马河。
踏上白马桥,望着白马河,惬意的享受时光,邂逅一段美好的故事,虽不能看见白马三郎,但白马姑娘或许会从这儿经过,桥上来往的行人会停下来,感受这白马桥上伫立的片刻风景。
#中国美景大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