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强音以音乐为桥梁,构建两岸学子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lov

近年来,随着音乐类综艺的不断开拓,节目模式的创新升级已经越来越难。但最近,笔者发现有这样一档音乐节目《青春最强音》,打开了音乐类综艺的新玩法。自年开始,到今年《青春最强音》已经播出三季。三季以来,来自两岸百所高校的大学生们为校而战,以音乐对话,青春回忆和情感共鸣跨越海峡两岸自然交融。可以说,如今这档音乐综艺已经不仅仅是一场音乐技巧的切磋,也是一场其乐融融的文化交流盛会。对此,我们也专门采访到《青春最强音》的总制片人赵娜,了解这档节目的幕后故事。

《青春最强音》总制片人赵娜(图右)

音乐竞技搭建两岸学子沟通桥梁

《青春最强音》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以两岸高校参赛大学生战队为基点,为两岸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座沟通桥梁。

节目以两岸高校选拔校园战队“组团”PK为核心,将音乐作为对话工具。虽然,双方在舞台上是为校而战的对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岸大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在看到对方战队的精彩表现后发自内心的赞赏,也可以看到他们排练间隙聚在一起讨论音乐,甚至是唠家常、学习对方的家乡话等。

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后台花絮

三季以来,一直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的赵娜在接受采访时就向我们透露:“其实作为一场比赛虽然谁都不想做淘汰者,但是这么多季下来我们发现其实因淘汰而失望的这种情绪对选手们的影响非常小,他们更在意的是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一起吃一起玩这种。”据悉,每次比赛制作方都会安排台湾学生到福州的地标性景点进行游访,体验大陆生活,大陆同学还经常会自掏腰包请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吃火锅。赵娜爆料,两岸学生私下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十分频繁,“已经超过与我们交流的频次”。

大陆选手在台湾平溪放天灯

台湾选手在福州三坊七巷游玩

而在赛制上,节目也十分注重在挖掘两岸校园音乐力量的同时,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节目虽然将校际团战作为核心赛制,但在整个赛程中也设置了联合战队的模式,比如在第三季的“三强争夺战”中,8强选手就需要抽签两两组队,共同演唱一首歌曲,两组战队的命运在此共进退。而这时就会出现“跨海”战队,双方之间的磨合在所难免,比如出场的第一组福建师范大学和台湾电子科技大学,出战选手仅在比赛临近的前72个小时才能碰面,在这之前只能依靠视频通话商讨编曲、分工等细节,虽然彩排时由于默契不足失误频频,但凭借着对彼此的信任,最终两所学校双双进入四强。两岸选手们台上台下的有爱互动,也让观众感受到两岸年轻人虽跨越海峡相隔多公里,却仍然挡不住同根同源文化所培育出的天然亲密感和默契。

台北城市科技大学万家伶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范佳文合作比赛

可以说,这档节目以音乐为基调,依托多元的赛制为两岸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空间。而节目以为两岸学子提供交流平台的立意,也获得了两岸高校的认可。“其实在整个赛程中,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帮助非常大,比如说今年我们新加入的电子科技大学,重点高校平常的考试会多一些,学校为了能够让同学放心参赛,甚至专门调整了考试时间。”制片人赵娜表示。不仅如此,据悉第一季时闽江学院师生为了能够让被淘汰的战队顺利复活,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发动家长、校友等资源召集了万的网络投票,“这个行为当时真的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发现这些三人小团体与整个学校之间的联结其实非常紧,真切感受到了‘为校而战’的团魂”。

电子科大李天赫福建师范大学何珺洁合作比赛

主题式交流展现两岸学子青春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最强音》并非是一场音乐综艺那么简单,节目通过设定贴合年轻人生活、与青春相关的多元主题,包括“我爱我家”、“青春”、“人生滋味”等,真实展现两岸大学生们的青春故事和个人成长,自然引起两岸青年的情感共鸣。

“第一季时我们真的是为唱而唱,但后来我们发现选手们的很多成长小故事也很让人动容,所以从第二季开始我们融入了故事讲述的元素”。为了达到两岸青年深入情感交流的目的,在比赛的三轮环节中,每轮还基于大主题拥有一个特定的小主题,比如在本季以“我爱我家”为题的比赛中,就设有“哎呀妈曰”、“如果我是你”、“让我喊你宝贝”三个小主题,选手们基于自己的人生故事,通过音乐将个人理解表达出来,实现音乐对话。在第一环节中,台湾崇右影艺科技大学选择的是温情与爆发力兼具的《天亮了》,而福建农林大学则是选择酷炫的《MAMA》作为演唱曲目,可见两岸学子虽然同根同源,但对同一命题也有着多元的认知。

福建农林大学与台湾崇右影艺科技大学后台合影

不仅是节目内选手们的主题式交流,节目也将交流对象拓展至更多的两岸年轻人群体。在每轮比赛开始之前,节目都会穿插“海采”片段,两岸的导演组会奔赴各大高校、街头,记录人们对主题的不同理解。除此之外,节目有时也会采用小实验的形式,比如让高校大学生们给想念的那个TA打电话,有的同学向前任送去问候,而有的同学则是向曾经顶撞过的老师表达思念,这种真情实感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两岸年轻人对待爱情、亲情、友情等人生话题的个人态度。

大陆大学生给昔日老师打电话落泪

可见,《青春最强音》在以音乐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上,也向观众展现了两岸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等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每轮设置的小标题实际上是递进关系,比如‘我爱我家’其实就是抛出问题-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希望这个主题最后能得到一个升华,引发两岸青年更深的思考”,制片人赵娜向我们透露。节目通过“主题式”的内容设置,不仅展现了两岸学子不同的青春风貌,也激发了两岸青年的共同青春记忆。

新媒体互动扩大传播圈以节目入台突破传播壁垒

《青春最强音》作为海峡卫视推出的一档综艺节目,虽然播出平台由于地缘等因素的影响,传播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节目组另辟蹊径,通过两岸全媒体联动的方式打开节目的传播圈,大大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认可的渠道,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看到他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并对他们的故事产生共鸣”,赵娜在采访中表示。

播出期间,节目组充分发挥短视频制作及分发优势,通过微博、抖音、秒拍等热门平台与节目联动,比如去年在某期中大学生们打电话对妈妈说“我爱你”的片段曾引得观众泪目,节目组第一时间将其制作成短视频,并投放到微博、秒拍等平台。视频立即引发大批网友的情感共鸣,播放量迅速突破万,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超过个权威大号的自主转发分享,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四名。

除了在各大平台开通官方账号进行短视频分发,节目组还变推广为参与,比如去年国庆期间,节目联合共青团福建省委,在秒拍平台上发起了#8秒唱青春#国庆特别活动,9天的时间里共收入视频个,播放总量达多万次;而在今年校级决赛时,节目组又联合抖音举办短视频挑战赛,为心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初次试水就获得相当亮眼的成绩,话题上线四天播放量就已经突破1.6亿,两岸青年的参与热情都极高。

不仅是在大陆,节目还将台湾的全媒体矩阵平台进行整合,让台湾人民尤其是年轻人更加了解大陆现状,实现两岸人民的良好互动。

据悉,节目组不仅专门开通“青春最强音”脸书话题专页进行短视频分发,还在#8秒唱青春#活动期间与大陆媒体形成联动效应、在决赛时通过台湾东森脸书直播,形成多元的宣传模式。据赵娜介绍,自第一季做网络直播以来,节目一直不断刷新台湾脸书直播史的最好成绩。节目的火热,也吸引到中时电子报、旺报、中天电视台等多家台湾当地的主流媒体参与跟踪报道。

除了通过东森新闻FB、青春最强音FB进行短视频分享之外,节目还直接走进台湾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将节目真正落地。据制片人赵娜介绍,在第二季时节目组曾特意打造了一辆“校园音乐专车”,内部设置直播台、评审台等多个场景,开往台湾各大高校内让学生们亲身试唱。而在第三季,节目组更是特别深入到台北六大商圈,举办miniKTV线下活动,并通过东森新闻FB、青春最强音FB线上同步分享,直播观看人数屡创新高,据悉第三季触及率已突破万,三季总触及率达1.5亿。“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让台湾的年轻人可以真正地了解我们这档节目,共同感受青春。”赵娜说道。

结语

《青春最强音》做到第三季,如今节目已经成为两岸校园的重要歌唱品牌活动,据统计已有来自两岸的多所高校参与,三季覆盖两岸大学生群体总数达千万量级。《人民日报(海外版)》就曾发文称,“《青春最强音》两岸高校音乐大赛现已成为两岸青年在文化交流上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最热门的赛事之一。”以文化交流为核心的节目立意,并加以新颖多元的模式设置与受年轻人认可的融媒体互动手段,《青春最强音》能够在音乐类综艺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THEEND——

作者

胡钰鑫

编辑

胡钰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3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