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福州方言让八音广为流传东南网

东南网4月15日讯(本网记者林先昌)食闽江水,做福州人,讲福州话。

福州话是福州人的母语,在民间世代相传。闽剧、评话、伬唱等文化艺术形式,都以福州话为口头表达方式,每逢重大喜庆、节日时巡演于乡间、街坊,给节日增添许多热闹气氛。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由福州市鼓楼区社科联申报的民间文学“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施文铃入选,为此次福建省唯一一位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施文铃编纂了《福州八音字典》一书。“福州方言八音”于年入选第六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学习福州方言三个月掌握“八音”秘籍

历时八年,“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施文铃编纂《福州八音字典》一书。东南网记者林先昌摄

方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和发扬。福州方言承载了福州的历史与文化,无论在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都极具特色。然而,近年来,福州方言呈现出“退场”萎缩的姿态,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福州话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方言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长期致力于“福州方言八音”及方言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施文铃感叹:“具有千年历史的福州方言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可谓任重道远,长此以往,或许再过几代福州话将完全消失。”

记者约访施文铃前,施老师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9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