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星湾第一支过得硬队伍背后的故事

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zjft/150604/4634171.html

同学聚会,自然少不了闲聊,各自夸耀着自己最得意的历险记,末了,问起了我:“喂,建国,你怎么不说?你们船员照说是最有机会了,说个精彩的吧。”

“我说什么呢?”我想了想,说道:“”好吧,就说马尾那一回.....”

那是三年前,我在“泥驳三号”当机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航道区有幸在竞争中夺标,从长江跨入到沿海,进军福州马尾经济开发区施工。马尾那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终年不见霜雪,可算是个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名胜古迹也很多,有昭忠词、罗星塔、古炮台以及洋务运动时诞生的著名的马尾船厂等等,历史上中法马尾海战也很有名气。今天我不说那些了,你们不是要听惊险的吗?我就说一个很普通的经历:那年8月份,12级强台风在间江口登陆,台风中心正好经过马尾,那个厉害劲、真是飞沙走石、拔树毁屋、雨水滂沱,要说我们是从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死亡边缘上挣脱出来,那是一点也不过分。

那天的上午,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的高音喇叭已经多次广播了“强台风警报”,地方和部队的船艇早早地都纷纷避入了马江的罗星湾,想是深知台风的厉害,一艘艘、一条条都占据了避风的好位置。马尾那地方大部分是丘陵地带,群山环抱,层密起伏。江迁回曲折奔流入海,在这里打了个度的大转弯。所以台风从山间缺口沿江吹来罗星湾可算是最好的避风港湾了。但是,我们船员的干劲大。直到下午4点多钟,“链斗四号”的大波司还在“嘎、吱嘎”地叫着,行人都在说:“这个单位真过硬,台风也不怕。”这时,台风的前锋己经到了,船驳都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简簸着。好不容易把最后一驳沙吹上了岸,这才拖出去抛備。我们不当班的船员也接到命令,从招待所赶上船执行护船任务。拖轮绑着泥驳到处找错位,可是避风港里早没了错位,风越来越大,没办法,只好把我们儿条泥驳拖出去,抛在了直对山口的国江航道中。

天很快就暗下来了,狂风夹着暴雨铺天盖地压将过来,眼前只见澎湃汹涌的闽江浪涛强悍地撞击着船舷,掀起数公尺高的黄色巨浪。真可谓名符其实的怒涛排壑。船上的6名船员个个脸色变得凝重深沉,坐在舵轮两侧默默无言。忽然。一团黑影“呼”地一下上了天。刹那间就踪迹全无,仔细一看才知道:后甲板的一张长方桌给刮下了江连同放在桌撑上的一簸箕松花蛋也同时喂了鱼。老杨、老姚不放心,走出舱门.顶着风暴连扶带爬地到了船首。他们又放了一节锚链、那种为国家财产而忘我的献身精神,着实感人肺腑。你们见过电影《十级浪》吗?那上面的镜头比起我们,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船上爬行的每一步都是在拿生命相拼搏!

锚位抛得不好,船是横在风口浪尖上的,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挺着。船横向随着波涛在翻滚,不断地一上一下、忽左忽右。我们把后甲板堆放的一些杂物什品纷纷搬进了舱,觉得没什么可丢的了,就抱着与船共存亡的信念与风浪抗争着。风仍在呼啸着,浪仍在怒吼着,雨点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沙”的响声,这时我的头开始感到眩晕,接着胸口像翻了,嘴也拉开了,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老王过来关切地问我:“我这儿有仁丹,你吃吗?”说着,他倒了十来粒,拿来了凉开水给我吃了下去。然后,他又去找条带、簸箕把我吐的彩物全都扫净,又用拖把拖了一遍。这样的忙碌在平时不算什么,可那时却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就在他出去倒脏物的时候,他自己也被气所刺微,在舷边大口大口地吐了起来。我挣扎着过去搀扶他,自己禁不住又吐了起来,刚才的仁丹连同黄胆都倒了出来,只觉得眼前排山倒海的巨流瞬间就能把我们全部吞噬;两岸的山谷直在撼,就像是地狱之门打开了。我们俩手拉着手,一齐进了舱坐了下来。

风浪继续无情地蹂躏着驳船,那船底下的暗涌不停地回旋,像揉画一样,揉得你七荤八素,不得一刻安宁,头晕、目眩、五脏六賄都要覆个遍。我已吐无可吐,只好任其摆布。也不知到了何时,夜深了,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我们6个人都被折腾的够呛,连话都懒得说。我更是精疲力尽,难受得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我扶着楼梯蹒跚而行,下到大舱,三步并着两步终于扑倒在床铺上,连救生衣杠人也不觉得,只知道骑下来就好过点。我側身蜷在床铺上。就像睡在摇篮里,随着风浪有节奏地一摇一摆、一摇一摆。朦胧中还能听见老杨、老姚说话的声音,接着像是小董在上面喊:“倾斜25度了,老孙,快上来!”我无动于衷,脑海里任凭那怒涛掀天的风浪呼啸而去,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听天由命吧。渐渐地舷外的风再急、雨再狂、浪再大,对我来说都仿佛很遥远很遥远了。

早晨起来,发觉外面出奇的安宁。面对这种寂静我倒觉得象是虚幻。我站在甲板上,空气特别清新,两岸的青山经过冲副清洗,显得更加葱郁,远远的岸边有不少民船在打捞漂流物。台风终于过去了,你们知道么?闽江两岸的长乐、连江等县受灾多么严重!数万亩农作物受损,数千间房屋倒塌,数百人伤亡,大树、电线杆连根拔掉的不计其数。听说梅花乡那里连地皮都刮掉了一寸多厚,蛏子颗粒无收。而我们终于顶住了十二级台风的摧残!

台风一停,在马江又听见声传数里的“吱嘎、吱嘎”声。那是“链斗4号”

的大波司交响曲,又是我们第一个投入了紧张的施工。那一年我们单位获得了福州市委颁发的“第一支过得硬的好队伍”的锦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2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