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古镇古渡口是古镇繁荣的源头,见证着嵩
年10月14日嵩口镇被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建省第三、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是由泉州德化流下来的,对面汇流的是长庆溪,是三明尤溪中仙流下来的。
这棵榕树有四百多年历史了,这是明朝林带溪植榕种在嵩口的第一棵榕树。
嵩口古渡口,是嵩口历史繁华的见证之处,嵩口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处四市五县水陆交通枢纽,古时商贸繁荣、人流往来密集,闽中文化在此碰撞、交汇、集聚,嵩口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发展为小集市,元、明时商业活动渐为繁荣,并逐渐形成赶圩习俗。
在闽中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很长一个时期,嵩口是联接各地的交通要冲,年成立“嵩口商务”,年成立了全省首家乡级商会,嵩口商贸重镇的地位得以确立,成了远近闻名的人流、物流集散地,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走的都是水路,于是就有了古渡口,古渡口是嵩口古镇繁荣的源头,见证着嵩口的沧桑变化,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身份的人带来的文化在此沉淀、发展,逐渐孕育了嵩口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嵩口民俗博物馆是全省首家乡镇级博物馆,这里原来是医药公司,后经精心设计,修旧如旧建成博物馆、这里面收集的都是嵩口镇六七十年代的生产生活的工具,一楼是游客服务中心,二楼是生产馆,三楼是生活馆,这些生产生活的工具虽然算不上历史悠久,但是在如今乃至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逐渐消失,目的是把这些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保留下来,传承发扬传统工艺、文化,这些展示品体现了中国的耕读文化。
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它影响了中国农学、中国科学、中国哲学,使知识分子思想接近人民,养成务实的作风,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