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闽江逆流而上,遇见一座讲福州故事的博物
「闽都」,福州的另一个名字,镌刻着这片土地历代的繁华。
在闽都民俗园里,昔日福州的风俗、风物和风土人情生动呈现。
"???脚步趋近闽都民俗园,古典园林的图景逐渐展现。四季如春的庭院,水榭长廊,古风楼阁,清幽雅致。
这里的每一栋楼,都藏着福州的宝物。「农家大院」展现旧时手艺和农事,「闽风集萃」馆收藏无数风物,还有「茉莉留香」、「登高揽胜」数处楼阁供流连观赏。
田园和绿化生机四溢,屋舍错落分布其中,沿步道绕园一圈,便能把全园景致览遍。
民俗园中的几座楼阁,内有旧时生活剪影,外有明代建筑形制,由里到外地重现福州历史上的民风民俗。
「农家大院」里,墙边的农具、生活用品让来者身临其境,仿佛真的进了乡间人家。
跨过门槛,空气里弥漫陈木的香。墙上的讲解栏里,详尽介绍着这些古老的工艺。
竹编的摇篮,尽管支架已经掉了漆,竹篮却还完整而结实。或大或小的靠背竹椅,承载了一家老少在房前屋后的休憩时光。
这条形似独木舟的木器其实是榨油用具。石臼静靠槽边,茶籽饼还在边上晾着,像是刚结束了这场热火朝天的工作。
△光饼炊具
△青红酒为闽派黄酒的正宗,酿造历史悠久
前厅屋顶的木梁上,挂着几轮纸伞,伞面是水墨书画。古人在生活用品的装饰上,渗透了当时的审美。
「闽风集萃」馆的院落里,更多展现的是各时期的精神文明。
三进堂里,墙的高处挂着几张匾额,厅堂内朱漆家具尤新,婚饰鲜艳热闹。
屋内各展厅则围绕「人生三庆」,分门别类地陈列各种物件。
体现婚俗的物件尤为丰富。古人的嫁妆配置得讲究,不大的展厅里摆满了各式婚俗物件。
院里停着喜庆的大花轿,屋内则有各类嫁妆、结婚照和尺寸大过奖状的结婚证书,前人精心准备婚礼的痕迹都凝驻于此。
△年的结婚证书
笔墨纸砚是古代读书人必备的文具。古色古香的书柜,方正的砚台笔舔,典雅而充满仪式感。
△古代人「打字」用的字盘
移步「儿少时空」,前人的童趣跃然眼前。
△坠着钱币的童装
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也可以在这里寻见。也有些小人书,封面设计更活泼,字体是上世纪流行的样式。
「女性风情」展厅则体现旧时女子的精致。带玉坠的铜簪,虽然光泽不再,但仍可以想象这些饰品在发间摇曳的模样。
化妆品则跨越不同时代聚集在这里。有明清时期的铜镜、木制妆盒,也有上世纪颇受欢迎的护肤品「雪花膏」。
△民国时期的明星产品
△进口缝纫机△糕饼模具饱览昔人旧事,不觉已溜了一圈回到闽风馆门口。「听岁月流水,看太平东西」,对联中的岁月已然品味,园子里的景致也很值得领略。
这里举目皆是古风。古厝样式的建筑,随处可见的灯笼,石栏和门上的雕饰,气息典雅。
这里的建筑有福州古代民居的特点。「农家大院」为三合院布局,高低错落,楼间有过道。雪白的墙面,掩映着芭蕉和羊蹄甲。
闽风馆则仿照南屿明代建筑,为官宦人家,气派的马头墙、飞檐翘角引人瞩目。
溪流悠然贯穿全园,秋冬少雨,水量不多而流水静谧。
沿溪流漫步,四季农田跃然眼前。田地根据季节变化种植不同的作物。甘蔗林正生长得旺盛,远远望去茂密又整齐。
油菜花、茉莉花此时正养精蓄锐。来年开春,水稻田里便会种下油绿的秧苗。那时园里又是不同的景象。
△夏季开花的马鞭草,此时碧油油的也很养眼
园中长廊迂回,其中的信息栏展示了福州本地历代先进人物,和历史悠久的礼俗。闽都民俗园作为博物馆和公园的结合体,每天不仅吸引闻名而来的游客,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处。园内随处可见秋千、走廊亭台,步道上贴心提示路径长度和所需步数。
△新式棋盘
在林立的高楼旁,闽都民俗园显得开阔,市民在这儿走一趟,便能收获片刻的闲适。
这座闽风大观园里的草木器物,使我们有机会回溯福州的过往,而这些事物背后的时代记忆,更是与许多福州人息息相关。人们在这里怀古、叙旧、好奇,或是印证长辈们曾经娓娓道来的榕城旧事,这里的一切便格外亲切。
游览指南
地址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天9:00~17:00
免费讲解时间
上午9:30下午14:30
门票
免费
近期回顾没有白马的白马河长啥样?暴走福州身骑白马啊,游内河穿越洪湾北路,时光倒流二十年
暴走福州榕城旧梦福州最「香」的街区在哪儿?
暴走福州一张奇异的时光拼贴画-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