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尚干林氏的由来
在大福州的东南处,被青口镇和祥谦镇包挟着,有着一个仅有5平方公里的小小古镇——尚干镇。尚干镇地处五虎平洋东部,西为五虎山脉延伸的丘陵地,三面临江,陶江之水如玉带环腰环绕,受海洋气候性影响,每天两次潮涨潮落,汇入闽江。尚干镇虽然不大,放在前些年也几乎没有名气,但近些年在各种尚干小吃,诸如尚干拌面、扁肉、元宵、锅边的传播下,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尚干的拌面、扁肉不同于沙县小吃里的拌面扁肉,曾被评为福州十大名小吃)
尚干镇而就在这个不大的古镇上,却生活着一个大姓——林氏。不夸张的说,尚干镇上土生土长的尚干人,人人都姓林。但这个林氏却和其他地方并不相同,今天,咋们就来好好说道这个当地大姓的由来。
提到尚干林氏,就绕不开一个女子,她便是尚干——义姑。对于义姑,并没有明确的姓氏记载,但老尚干的人几乎都听过她的故事:
义姑义姑,生卒年:公元年-公元年,享年48岁,出生于南宋末年。传说,在元初之时,尚干的林氏家族受到了大元朝廷的诏命,家里的老小一同乘船北上,只留下了一个独子和他尚未成年的姑姑在家。结果在途中,突遇风暴,林氏家族乘坐的船只全部被打翻,无一生还。消息传到家中,姑姑伤痛欲绝。此时林氏独子年纪尚轻,还无法独立生活,于是,这位姑姑便做了一个决定:终生不嫁,把次子抚育成人。因为古代女方若是嫁人,便要离开家去男方家中,且要和原来的娘家断绝关系。最后姑姑将林氏独子抚养成人,独子长大后娶妻生子,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又娶妻生子,之后林氏便开始开花结果,开枝散叶起来。
可以说,尚干的林氏,若是没有这位姑姑的终生不嫁,便没有今天的林氏。于是,这位姑姑被尚干人尊称为义姑,并铸造了铜像,屹立在尚干的林氏祠堂旁边。她像是保护神一样,默默的守护着街上人来人往的林氏子孙。虽然义姑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巾帼英雄,也不是可歌可泣的女中豪杰,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未曾留下,但正是她当时的一个决定,才有了现在尚干的发展。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之时,尚干曾因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水运交通便利,附近大大小小的城镇皆以尚干作为集散中心。人人往往,好不热闹,当时的尚干还有“小台江”的称号。
淘江只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内河水运逐渐被陆运代替,而邻近尚干的两个大镇祥谦和青口也因为自身的地大物博,有发展空间而一跃超越尚干。尚干因为自身的地方不够大,无法开发的商业建筑,也无法作为工业区,最后只能从老大哥渐渐成为了小弟。但即便如此,尚干镇也依靠自己的小吃优势,渐渐有了一席之地。
淘江如今的尚干,有容乃大,来了许许多多的外乡人。本地的孩儿也都慢慢长大,去了各个地方打拼。但无论走到哪里,尚干义姑的故事,也依然在老尚干人的口中经久不衰。直到现在,你若是来到尚干,还可以来到林氏祠堂内看到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义姑的故事呢!
淘江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