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最大的底色是绿色,最大的优势是生
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福建南平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批典型改革全国瞩目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督查激励通报中,福建省南平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林长制两项工作列入国务院督查激励名单。这是对南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接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嘉奖,也是对南平人民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肯定。
南平是闽江的发源地、福建的生态屏障,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南平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一批典型改革全国瞩目:首创“森林生态银行”、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资源被盘活
“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清。”南平市是福建省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78.89%、耕地和林地面积占全省1/4、林木蓄积量占全省1/3、人均水资源量为立方米……绿色生态是南平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南平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生态的传统和习俗。千年前就颁布了《禁樵令》《禁渔令》,禁止乱砍树、乱捕鱼,至今仍留存在武夷山的摩崖石刻上。宋代哲学家朱熹在南平“琴书五十载”,提出“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
护生态千年传承,美家园山河见证。如何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年起,以顺昌县为试点,南平在全国率先打造“森林生态银行”,采取“分散式输入、规模化整合、专业化经营、持续性变现”模式,搭建资源开发运营管理平台,探索“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机制,由国有林场实行专业化运营增值,让林农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收益。
顺昌县水南村村民夏六华是“森林生态银行”的首位受益“客户”。“银行”开张那天,她家就“存入”了9亩杉木幼林,拿到编号“”的存折。靠着“森林生态银行”,夏六华一家成功脱贫。当地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夏六华还经营起了农家乐。随着道路、休闲、康养等设施不断完善,来的客人更多了,腰包也更鼓了。
在全面总结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做法的基础上,南平将“森林生态银行”扩大至全市10个县(市、区)和1个省属国有林场,共涉及79个乡镇2.7万余户,合作面积累计8.8万余亩。
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做法被自然资源部列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森林生态银行”取得了成功,其他的生态资源是否可以借鉴?
南平是闽江发源地,境内溪流绵延纵横,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依托优质水资源,南平市光泽县成为“水生态银行”试点县。
“所谓‘水生态银行’,就是引入银行的概念,便于对水资源进行集中开发利用。”光泽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水生态银行”可以看作一个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将原先零散的水资源进行收储整合,转化为水产品,引入并发展水产业。近年来,依托优质水资源,光泽县引入多家知名企业,发展对水源和水质要求较高的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形成了与水资源相关的生态食品产业集群。
不只是光泽县,南平市致力打造“原料水”产业集群、支撑“特种水”行业需求、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原料水”产业集群的打造,南平以武夷新区水产业园为基地,作为生态食品产业园的园中园,位于规划片区西侧,面积约亩,园区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各类水制品万吨。依托园区平台与化妆品用水、酿酒用水、医疗用水、涉水精密制造企业积极洽谈,南平市“富民之水”的文章正越做越大。
低碳理念促发展
全国首创“一元碳汇”扶贫试点项目,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