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下乡的官员武装保护中国人的洋人你没有
年,九江栈桥。
—年代的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整个中国拖着它腐朽而庞大的身躯开始了缓缓向前移动的过程。
西方的军事、机器被引进来了,京师同文馆建立了,轮船招商局办起来了,北洋水师渐渐成型···
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说:“西方入侵将一个富于传统性的王朝衰落转变为一场社会和思想的革命。”
这些老照片,为我们完整地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变革:
上海商人。
鸦片战争之后,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年通商贸易额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通商贸易口岸。至年底,上海共有88家商号,商人、买办等数量大增。
英国公易洋行买办英昌。
年上海开埠以后,英美法德日各国商人相继到上海开设洋行。洋行的经营范围从进出口贸易到航运、保险、金融汇兑,内容广泛。
其买卖方式主要是物物交换,以鸦片和洋布交换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公易洋行年前由英国商人开办,原名MAC.VICARCO,后于年解散改组。
年,广州的学童。
其时中国政府资助在部分学校开设外语和科学课程。年,左宗棠聘请法国人在马尾设厂造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航海、建筑、工程和机械等课程。
汲水车。
拍摄于汕头附近的韩江,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此时正值旱季,水位太低,灌溉不易,必须要靠这个木造的汲水车人工打水灌溉。
下乡巡视的清代官员。
满人定鼎中原后仍然强调骑马射箭,这是祖宗根本,文官大多坐轿,武官则骑马。但此时的西方世界早已完成工业革命,过分固守传统只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
年左右,中国北方的士兵。
左:沈桂芬,兵部尚书,军机大臣;
中:董恂,户部尚书;
右:毛昶熙,工部尚书;三人同时兼任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
年,正在梳妆的满族女子。
广州街头的赌博。
清末,赌风盛行,清政府的禁赌令使很多人转入地下活动,从此带来更多的腐败和犯罪。这张照片表现的是街头苦力路边赌博的场景。
上海妇女。
该妇女头戴黑色天鹅绒发网,天鹅绒在当时是进口奢侈品,在上海被认为是很时髦的饰品。
老人和他的驴子。
修脚师。
这些修脚师可不是简单提供剪脚趾甲服务的,还是流动的脚医,会医治鸡眼等各种脚病。
身穿传统服饰的夫妻。
磨刀工。
当时北京街道上凸起的道路可以供两辆手推车并排通过,街道旁是林立的商店。商店和手推车之间的空地上,布满了各种商亭、货摊等流动商贩。
北京教会学校。
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增多及洋务运动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教会学校总数增至多所,学生近2万人,仍以小学为主,开始有少量中学。
清末北京的教会学校培养的外语人才,日后多成为翻译、买办或外国公司的职员。
南京,明孝陵。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通往陵墓的神道边站立着文臣武将的石像生。
传教的船只在长江中航行。
自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人士可在内地游历及传教,英法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长江上的中国翻译。
鸦片战争后,清朝逐渐采纳西方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发起自强运动。年—年,强调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等,培养翻译、军事技术与外交人才。
长江上吃早餐的船工。
在凶险的三峡航道被炸药和蒸汽机征服之前,这些壮实的船工是沿长江上行时最主要的动力。
万寿桥上的人群。
万寿桥是闽江福州段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八年。旧为浮桥,横跨台江,江面宽3里,后由万寿寺僧人募资建石桥,桥长多丈,年被拆除重建为钢铁大桥。
广州汉族妇女。
广州英国领事馆卫队。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在广州设立领事馆,并征召当地人组成领馆卫队,照片中为英国驻广东领事罗伯逊的本地护卫队员,远处是广州花塔。
中国制造的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
年唐胥铁路通车时,唐山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而成。
库克上校和“卫安勇”妇女。
太平天国运动中,上海、宁波一带的政府曾组织由外国人训练和带领的地方武装,并装备以西式枪炮,称作“卫安勇”。太平天国覆灭后,这些武装继续发挥保护地方的作用,甚至担负起保护洋商的任务,类似“警察”。
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曾说过:“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佯装成国家的文明。”
文明的变革仍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