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5.html

东南网10月28日讯(本网记者张立庆)10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保护专场)。邀请到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明义介绍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及框架内容。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黄建宏,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叶大仕,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副处长阮贞江,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副处长林燊,回答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记者问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年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目标。福建生态环境本底好、生态环境制度优,对于开启美丽福建建设新征程,我们有什么打算和安排?

林燊:福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我们更有条件、更有感情、更有责任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做表率、当示范。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十二次全会都对打造高颜值的美丽福建作出部署。“十四五”期间,对标美丽中国建设总要求,我们将系统开展“五大美丽”建设,凝心聚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示范省。

一是坚持生态兴城,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城市。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协同增效,精细管控道路扬尘等面源污染,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守护城市蓝天白云。深化黑臭水体治理,提升内河内湖品质,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推广光泽试点经验,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静夜守护”专项行动,营造宁静城市环境。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提升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二是守护乡村生态,打造山水田园美丽乡村。建设“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绿盈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建立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措施清单和周边禁入产业清单,持续开展受污染农用地安全修复,保障耕地土壤质量安全。强化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治理,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是实施三水统筹,建设千里画廊美丽河湖。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九龙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逐步建立涵盖生境、底栖生物、着生藻类、浮游植物等监测指标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体系,加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四是加强陆海统筹,打造水清滩净美丽海湾。探索建立“湾(滩)长制”,推进陆海污染协同治理。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推进入海河流综合整治。“一湾一策”深化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海上环卫”机制,着力提升近岸海域水质。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系统推进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将福州滨海新城海域、厦门岛东南部海域、平潭东南湾区、东山湾湾区等建设成为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

五是推动转型升级,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园区。优化园区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构建工业园区、环保隔离带、环境风险防范区、城乡居民区等空间界线明晰的生产生活空间体系;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规范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整合园区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监控监测、能源监测、大气污染、水污染监控监测等平台,建设环保智慧园区。

通过“五大美丽”建设,“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努力建设“清新宜居、河湖流韵、山海透碧、业兴绿盈、共治同享”的美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展望年,我们将基本建成“绿色繁荣、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让“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展现更加崭新的面貌。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十四五”期间,聚焦“双碳”目标,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福建省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叶大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坚持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是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合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确保全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深化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和碳中和示范区创建。

二是严管优服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构建以“空间+准入”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同时,完善绿色发展环境政策,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持续推行生态环境领域“亲清”服务,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三篇文章。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绿色环保新兴产业。

四是建设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严控煤电装机规模,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实施重点行业“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责任,大力降低能耗。

五是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铁海联运”,逐步提高绿色运输方式比例及铁路和水路货运占比。推动车船升级优化,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持续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积极推进绿色海港、绿色空港建设,巩固提升岸电使用率。

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借此机会,我们也倡导大家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谢谢。

记者:近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昆明举行。福建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后续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果?

黄建宏: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确立为全国首批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这既是对福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更大的期许和鞭策,令我们倍受鼓舞、振奋人心。

福建地处亚热带,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是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省份,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我省建立了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福建贡献。

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深化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完善自然生态监测网络,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监管,逐步将“绿盾”强化监督范围扩展到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地,加大珊瑚礁、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二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治理,实施武夷山脉、戴云山脉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和废弃矿山修复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三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健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提高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持续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工作。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给福建的丰厚馈赠,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财富。希望通过各位媒体朋友的广泛宣传,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主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画好全民参与的同心圆,共同维护美丽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

记者:“十三五”期间,福建深入实施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圆满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在谋划重大工程项目支撑规划落实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阮贞江:重大工程项目是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抓手。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聚焦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治理难点和人民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