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马要道,商旅咽喉因地而名的名器
龙泉窑
展玩而矜平躁息,终全忠鲠之操;侍坐而心和气舒,不失雍容之量。
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龙泉地处浙西南,为殴江、闽江、钱塘江三江发源地,这里山涛拂耳,翠竹泛波,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龙泉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宋人更承河滨遗范而烧出闻名天下的“哥窑”和“龙泉窑”。
龙泉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青瓷文化。这里群山连绵,树木丰茂,矿土资源丰富,还是瓯江的发源地,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水源、矿物和燃料都极为充足。
发展
两晋时期,龙泉地区的老百姓们吸取了越窑和瓯窑的烧制经验,烧制出了更为细腻富有美感的青瓷,并且发展出了更多的造型和纹样。北宋时期,龙泉已经成为了江南地区的第一名窑。人们称这里烧制的瓷器为“秘色瓷”,瓷胎多为灰白色,薄而细密、坚硬,釉色为淡青色。
南宋是龙泉瓷器的黄金时期,北宋灭亡之后,大量的北方居民开始南迁,北方著名的汝窑、定窑因为战争而遭到了破坏,鼎盛一时的瓯窑和越窑也开始渐渐没落。龙泉青瓷一跃成为瓷器霸主。
北方烧瓷技术传入了龙泉,南北烧瓷技艺进行了融合,同时,青瓷也开始通过海陆大量出口,开始销往世界各国,成为南宋最主要的贸易产品。南宋中晚期,青瓷的烧制技艺登峰造极,粉青和梅子青是历代宫人的青瓷釉色的巅峰之作,它们代表的是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高峰,巧夺天工,在我国的陶瓷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青瓷的玉质质感更加符合中国人比德于玉的文化传统,成为士大夫和宫廷的首选瓷器。
明代中期之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纷纷兴起,龙泉窑开始衰落,清代中叶开始停烧。
生产
工艺由配料、成型、修坯、装饰、素烧和施釉、装匣、装窑、烧成八个大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又有许多子工序,要经过几十种工序历经数十日才能烧制完成。
由于工序多,且受各种因素影响,成品率较底,上品十之一二,精品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可谓是火中取艺,天工造就。
青瓷,孕涵着中国古代哲学的五大元素土之料,木之助,火之艺,水之纯,金之值。
让人开心的是,无论是铸剑还是烧瓷,龙泉的这两项沉寂多时的“绝技”在现代终于被重新研发。于是,寒光逼人的龙泉剑和温润如玉的龙泉窑让“龙泉”的美名久久流传,惊艳世间。也是收藏家们的一大宝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