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今天上午,余姚渔民在钱塘江喇叭口

00:24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唐旭锋通讯员何琰敏劳超杰

“鲟王三条,鲟王三条……”今天(4月28日)上午8点多,余姚市泗门镇万圣村渔民沈文焕意外捕获三条野生中华鲟,长度在65厘米左右,每条约重7斤,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条条放回海中。

“真的太意外了,以前捕鱼会有(中华鲟),但像今天这样一次捕到三条的,还是头一回碰到。”沈文焕激动地说道。

今年51岁的沈文焕是余姚泗门镇万圣村人,从事捕捞工作已有30年。今天凌晨零时许,他和同伴们一起去钱塘江喇叭口一带捕鱼(大致在嘉绍大桥与杭州湾跨海大桥之间海域),用的是张帆网,到早上八点多收网的时候,竟意外捕获三条野生中华鲟,他一边让同伴拍视频,一边把中华鲟一条条捧起来轻放入海。

沈文焕在电话里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野生中华鲟,我们前些年每年都会捕捞到2-3条,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捕获到以后马上就放掉的,一点都不会犹豫的。现在水环境越来越好了,今年我大概都捕到过20条中华鲟了。”

中华鲟是地球上存活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有1.4亿年历史,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年。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和朝鲜。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它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9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